■癌症中心執行秘書、耳鼻喉科資深主治醫師呂宜興
前言
國內醫師通常具有本位主義,互相合作的意願不高,但是結合各種專長的醫師為單一種類型疾病努力,是目前國內外醫學的趨勢,希望利用團隊的力量,產生比較理想的治療成果。
馬偕紀念醫院癌症中心正式成立於2007年年底,但是頭頸部癌症小組的整合卻已經七年,早在2001年前血液腫瘤科黃明哲副教授醫師的倡議,2002年正式成立頭頸癌治療團隊,結合耳鼻喉科呂宜興、李振川醫師,口腔外科(當時還屬於牙科)劉崇基主任、鄭介原醫師,整型外科蕭弘道、張世幸醫師,放射腫瘤科陳裕仁、陳虹汶醫師,血液腫瘤科黃明哲、張義芳醫師共十人。
今日頭頸癌小組更增添多科成員,包括放射診斷科黃榮貴主任級醫師,病理科陳冀寬醫師,核子醫學科施並富主任、吳明哲、林谷鴻醫師,個案管理師林雅萍小姐,臨床助理林璟小姐,口腔外科呂佳純、陳泓志醫師、新竹馬偕周豐智主任,放射腫瘤科劉士華醫師,加上婦癌團隊的張志隆博士技術指導,形成龐大的頭頸部癌症治療及研究團隊。
目前每年新病例約為250人(口腔及口咽癌約150名、鼻咽癌60名及其他癌症),由醫院癌症登記小組從癌症登記資料庫統計分析的口腔癌2004~2006整理存活率第一、二期約為八成,第三期為六成二,第四期為四成六,平均為六成(見附圖及附表),療效不亞於國內外,但還有努力的空間。
頭頸部癌症的範圍
頭頸部癌症的範圍簡單的說就是頸部以上除了腦脊髓部及眼睛以外的所有器官,主要的疾病包括口腔癌(主要是舌癌及頰癌)、鼻咽癌、喉癌、口咽癌、唾液腺癌及下咽癌等等,由於衛生署及國民健康局的癌症統計把口腔癌及口咽癌下咽癌、鼻咽癌、喉癌分為三個項目,所以分居男性癌症發生率第4、9、13名,僅次於肝癌、肺癌、大腸直腸癌。治療效果以喉癌和鼻咽癌最好,口腔癌次之,下咽癌比較不理想。
口腔癌發生率以亞洲最多,包括印度及台灣,國內和檳榔嚼食有關,所以也被稱為亞洲癌或檳榔癌。由於有這項特點,為了放眼兩岸或國際,口腔癌相當值得研究。
頭頸部癌症的治療
由於社會環境改變及人口高齡化,使得癌症盛行率居高不下,目前治療癌症的方法主要有三種:手術切除、放射治療及化學治療,加上癌症治療新趨勢的標靶治療,大部分的癌症需要三種療法合併使用。
化學治療包括藥物注射和藥物口服,近幾年抗癌藥物日新月異,不僅可以使腫瘤細胞對放射治療更敏感,或是避免腫瘤細胞遠處轉移,在所有的癌症治療上都佔有一席地位。放射治療主要在用高能量的放射線殺死癌細胞,對癌症局部控制。
手術切除腫瘤為傳統醫學上最基本的方式,如果在腫瘤還不大時可以完全切除,在癌症治療效果上更好。
正常癌症治療前必須先作癌症分期,以便依照腫瘤治療準則找出最適當的治療方法,原則上早期癌症(第一、二期)應該考慮以外科手術切除為主,以放射治療或化學治療為輔。第四期癌症以三種療法合併為宜,只是何者在前?應該依腫瘤性質不同和醫師討論確定,第三期癌症的治療則變化更大。
如果腫瘤侵犯範圍較廣,為了保留安全距離,手術切除的範圍當然更大,切除後需要以其他部分肌肉或皮瓣修補。如果腫瘤位於腦部生命中樞,顱骨底部(如鼻咽癌)或是可能包裹著大動脈,腫瘤已經擴散到其他器官,此時應該慎重考慮手術後的立即危險性,反而以放射治療或是化學治療優先為宜。
手術切除不僅用手術刀片、電燒刀、電鋸,雷射刀、超音波刀等等,依照腫瘤的血管豐富與否及醫院的狀況而選用,不過最重要還是醫師的經驗,把腫瘤完全切除並且儘量減少手術後的功能障礙,對疾病的控制和病患的生活品質才會有最好的結果。
頭頸癌小組的發展
目前主要成員部定教職中,副教授有劉崇基、陳裕仁、黃明哲等醫師,助理教授有呂宜興、陳虹汶等醫師,其餘醫師多為講師級教職。博士級醫師有陳裕仁、陳虹汶、張義芳(修業中)、張世幸(修業中)、張志隆(婦癌團隊)等醫師,碩士級醫師有劉崇基、鄭介原、張義芳、呂佳純(修業中)等醫師。
2005年底在TCOG 9th 大會主題是頭頸癌,也是首次把馬偕醫院頭頸癌治療團隊對外展示。
劉崇基主任原先在口腔癌的基礎研究相當紮實,陳裕仁副教授的國際論文數量也相當多,目前由張義芳醫師整合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台北榮總口腔癌及喉癌團隊、馬偕醫院醫學研究部等單位,合作進行口腔癌病患臨床治療存活及基礎研究,希望在國內外能有更多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