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腸直腸癌的預防和治療

■臺北院區大腸直腸外科主任陳明仁醫師

大腸癌(large bowel cancer)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colon cancer and rectal cancer)兩大部分。結腸直腸癌是醫學上正確的說法,然而一般人常稱為大腸直腸癌,似乎是將大腸癌等同結腸癌,其實是一種權宜的說法。依組織病理學的分類,通常所謂的結腸癌和直腸癌是指腺癌,長在大腸其他種類的癌病(例如淋巴癌、神經內分泌癌等等)不包括在內。

結腸直腸癌的發生率和死亡率

就癌症的發生率而言,依我國2005年之統計,國人因發生結腸直腸癌(也包括肛門癌)而就醫人數為9,604人。在男性族群僅次於肝(和肝內膽管)癌,排名第二位;在女性族群僅次於乳癌也是排名第二位。依1996年世界衛生組織之統計,結腸直腸癌的病人數,占全世界癌症排名的第四位。

就癌症的死亡率而言,依我國2007年之統計,國人因癌症死亡的人數由2006年的37,998人(死亡百分比為28.1%),增至2007年的40,306人(死亡百分比為28.9%)。結腸直腸癌死亡的人數,占整體癌病死亡的人數11.1%,排名第三位,僅次於肺部癌症(占19.8%)、肝部癌症(占19.4%)。

由以上的數據就可以了解結腸直腸癌對國人的健康,有相當重要的影響。對於國家經濟的消耗也有相當的影響。吾人應該多付出心力,國家也應多付出資源,針對結腸直腸癌的預防和治療積極對應,希望能降低發生率,並且升高存活率,兩者齊頭並進,如此便是國人之福,國家之福。

結腸直腸癌的發生

環境因素在結腸直腸癌的發生扮演一個相當的角色。由不同族群的結腸直腸癌發生率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有研究發現,低發生率的族群若移民至高發生率族群中生活,其下一代的結腸直腸癌發生率即達到所遷入族群社會的高發生率。其中,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性被認為是重要的環境因素。

再者,基因因素也在結腸直腸癌的形成扮演一定的角色。一般估計,15%至20%的結腸直腸癌患者有家族病史,暗示著基因因素的影響結腸直腸癌的發生。目前的理論,結腸直腸癌的形成是環境因素及基因因素兩者交錯影響所形成。

臨床研究顯示,結腸直腸癌是粘膜上皮細胞長期的變化而成。大多數專家認為,大腸癌會先經過「瘜肉(腺瘤)」的階段,然後再形成癌症。近來也有證據指出,少數的大腸癌可以不經過瘜肉的過程而直接由正常細胞轉變而成。

由於分子生物學的發達,目前已發現染色體內的基因突變和正常上皮變成瘜肉(腺瘤)再轉變成大腸腺癌的過程有密切關聯。一般而言,需要有五、六個以上的基因突變才能累積形成癌症。

大部分的突變為後天(即出生後才發生),然而有些基因突變是屬於先天發生的(即遺傳發生)。在遺傳性疾病中,父母會將有缺陷的基因傳給子女,例如家族性腺性瘜肉群症。家族性腺性瘜肉群症的患者大多為顯性遺傳所導致,其大腸息肉的數目會大於一百個以上,最後均演變為癌症。

癌症前期病灶的預防性手術

由於許多的結腸直腸癌是由轉變而發生,因此腺瘤可視為一種癌症前期病灶(pre~cancerous lesion)。因此早期偵測並移除腺瘤(瘜肉)組織,是預防結腸直腸癌的方法。大多數的瘜肉摘除,可以經由內視鏡來進行。仍然有少數的瘜肉無法經由內視鏡來進行摘除,需要剖腹手術才能順利完成。瘜肉摘除後,仍需按時追蹤如此便能降低結腸直腸癌的機會。

至於家族性的瘜肉群症是一種少見的遺傳性疾病,臨床上可以在結腸及直腸上發現上百個瘜肉。會轉變為結腸直腸癌的瘜肉群症為家族性腺性瘜肉群症,和青年性瘜肉群症,尤其是家族性腺性瘜肉群症決大多數會形成結腸癌或直腸癌。這樣的患者必須及早接受預防性大腸切除,以預防結腸直腸癌的發生,否則一旦形成結腸直腸癌,或已經發生癌擴散,將會大大地影響預後。

結腸直腸癌的治療

結腸直腸癌的預後是和疾病的分期有關。以Dukes 分期系統來看,外科切除治療的預後,Dukes分期A、B、C、D的五年存活率大約分別為90%, 70%, 40%, 0%。當疾病仍然侷限在黏膜或肌肉固有層時,(分別為Dukes分期A和B)時,採用外科切除治療的預後是不錯的。

在Dukes分期C(局部淋巴腺轉移),手術後若以5~FU和leucovorin(LV)進行輔助性化學治療,可以降低結腸癌死亡風險25~30%,增加絕對存活5~ 6%。若以5-FU/LV再加上oxaliplatin (Folfox4 regimen)進行輔助性化學治療,4年存活率可以再增加6.6%。

英國的Colorectal Cancer Collaborative Group為直腸癌的輔助性放射線治療作了一個meta-analysis(包括22個隨機臨床實驗)指出,外科治療加上輔助性放射線治療可以降低局部復發機率。

針對Dukes C分期的直腸癌作分析,與僅有外科手術相比,手術前加上放射治療的5年局部復發風險(odds reduction)可以降低58%;與僅有外科手術相比,手術後加上放射治療的5年局部復發風險可以降低41%。雖然與外科手術相比,輔助性放射治療的結果是傾向於改進存活率,但是在統計學上沒有達到有意義的差異。

根據統計,約40~50%的結腸直腸癌會發生轉移,而肝臟是轉移頻率最高的位置。只有5%肝臟轉移的病人適合接受外科手術切除,肝臟轉移切除後的5年存活率約為25~30%,因此外科切除手術可以改善結腸直腸癌肝臟轉移存活1~2%。

肝臟轉移無法切除的病人的中位存活時間(median survival time)約10.6個月。不管是肝臟轉移或其他器官轉移,無法切除時,治療這些病人唯一的方法就是緩解性化學治療。過去使用5-FU/LV來當做第一線治療,病患的存活時間增加3~6個月。後來發展的口服capecitabine亦有差不多的效果。目前的化學治療,是用5-FU/LV結合irinotecan或oxaliplatin,作為第一線和第二線的治療,病患存活時間約為20個月。若再加上標靶治療(targeted therapy ),病患的平均存活時間,樂觀的估計可延長至25個月。

簡而言之,過去十年來傳統治療對結腸直腸癌的預後是有一點進步,但對於大部分結腸直腸癌轉移的病人來說,預後仍然是不理想的。為了改善療效,還是有一些方面有待努力,例如:預防篩選的推廣,新型治療方法的研發等等。目前正在被研究的新型治療方法包括基因治療、免疫治療、抑制訊息傳遞的小分子和標靶治療等等。

結腸直腸癌的篩檢

為了及早發現癌症前期病灶或及早發現早期癌,以得到較好的治療效果,適當的篩檢是可行的辦法。一般多以糞便潛血作為篩檢的工具,有潛血反應者則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或大腸鋇劑造影檢查。但其效益尚未有定論。美國癌症醫學會建議依大腸癌發生之機率,將民眾分成一般危險群、中度危險群、及高度危險群,三個族群的篩檢方式是不同的。

衛生署曾經進行過篩檢,該研究係以大便潛血及大腸鏡篩檢所界定的大腸癌高危險群。研究當時界定大腸癌高危險群的篩檢對象界定如下:

◎曾患大腸癌患者之父母、子女及兄弟姐妹,需年滿三十歲以上且有血緣關係。

◎曾患大腸息肉或息肉群症者。

◎經醫師診斷,患有家族性息肉群症者。

◎曾患大腸癌並接受手術治療,手術後超過三年以上之患者。

◎患有慢性潰瘍性結腸炎五年以上,但不包括直腸炎患者。

◎曾患有乳癌或甲狀腺癌者。

◎家中之父母、子女與兄弟姐妹,有二人或二人以上曾患癌症者。

該研究的結果發現,有家族史者的大腸腫瘤發生機會確實有升高的傾向。這只是我國的初步結果,依然有必要繼續地研究有效的篩檢方法,以便我國的民眾早期發現癌症。

目前衛生署已經正在進行全面性50歲以上國人的大腸癌篩檢。該工作以免疫法作為糞便潛血篩檢的工具,有潛血反應者,則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或大腸鋇劑造影檢查。馬偕醫院也接獲許多糞便潛血陽性案例的轉介,協助衛生單位有關篩檢計劃的進行。

馬偕醫院大腸癌治療團隊

馬偕醫院大腸直腸外科對於改善治療品質不遺餘力,不僅傳統剖腹手術,也發展微創手術。但這裡所指「微創」,包括腹腔鏡手術,以及傷口微小化手術。為加強癌症病人手術前後的照護,馬偕大腸癌治療團隊有固定的大腸直腸癌團隊會議,以檢討治療準則,凝聚團隊成員的共識,團隊成員包括:大腸直腸外科、血液腫瘤科、放射腫瘤科、及其他非核心成員(例如:腸胃內科、肝膽外科、 胸腔外科等等)。

每週的大腸直腸癌團隊教學活動或會議,均昭集內、外、血液腫瘤、放射腫瘤等各科醫生,針對大腸直腸癌病患做「治療前和治療後」評估和討論。提早在手術前彙整各專科醫師的意見,以及手術後加強治療意見的整合。

目前大腸癌團隊核心成員,包括大腸直腸外科醫師8位、血液腫瘤科醫師2位、放射腫瘤科醫師3位、大腸直腸外科臨床護理師4位、大腸癌團隊專科護理師1位、造口治療師2位。

由於術後營養不良的病人,合併症較一般病人顯著地增加,馬偕醫院治療團隊除了手術前後的常規醫護照護之外,同時也重視營養評估。整合醫生、護理師、營養師、藥師、和護士,彙整癌症病患的營養問題,共同尋求解決方案。

醫學研究

除了臨床服務之外,馬偕醫院大腸癌治療團隊的成員們,也積極地進行臨床研究和基礎研究。

在臨床研究方面,本團隊同仁經常參與國內或國際性的臨床人體實驗,鼓勵病患加入有意結腸直腸癌的臨床人體實驗計劃,藉以提升馬偕醫院臨床研究之水準。

在基礎研究方面,本團隊同仁也積極地進行基礎研究的工作,例如:抗癌藥物的研究、放射治療的研究、基因治療的研究、免疫治療的研究等等。部份的研究成果亦已發表於國內外之醫學期刊,對於馬偕醫院的醫學研究也有一些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