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頸癌篩檢新觀念 談人類乳突病毒檢測(HPV test)

文/淡水馬偕紀念醫院婦產部婦科癌症學科主治醫師陳思嘉

子宮頸癌篩檢的原理
科學研究顯示,絕大多數的子宮頸癌症肇因於持續的高危險型人類乳突病毒感染。幸而,自感染到造成子宮頸細胞上皮內病變(子宮頸癌前病變),最終發展成為侵襲性癌症,約需15至25年的時間。因此在尚無症狀時進行篩檢,偵測出可治療的病灶進行處置,遂成為重要的醫療及公衛策略。

在臺灣,自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於1995年積極推行子宮頸癌之抹片細胞學篩檢後,子宮頸侵襲癌的發生率已大幅降低。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出版之婦癌臨床診療指引,開始性行為三年後的女性應開始接受子宮頸抹片篩檢,其後每年接受一次子宮頸抹片檢查;如連續三次篩檢結果皆為正常,可延長為每2~3年一次,沒有最高年齡的限制。

目前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亦補助30歲以上婦女每年一次子宮頸抹片檢查。

子宮頸癌篩檢新觀念-精益求精
當然,子宮頸癌防治仍有持續進步的空間,例如:相較於常見的鱗狀上皮細胞癌,較少見的子宮頸腺癌因不易藉由抹片細胞學檢驗偵測,發生率並無顯著下降。此外,受檢不便或檢查可能帶來的不適感亦可能造成民眾卻步,未能持續按時篩檢而錯過防治癌症的大好時機。

基於前述對於子宮頸癌症治病機轉的理解,以人類乳突病毒檢測(HPV test)作為子宮頸癌篩檢的概念逐漸被確立。傳統子宮頸抹片細胞學檢驗的目標,在於偵測肉眼尚不可見的癌前病變及顯微侵襲子宮頸癌病灶;人類乳突病毒檢測則是以分子生物學方法檢測有無造成病灶的病原存在。與細胞學檢驗相比,人類乳突病毒檢測或合併檢測有較佳的敏感度(確實有病灶者被判斷為陽性的比率)及長期 陰性預測值(確實無病灶者被判斷為陰性的比率)。

此外,一些研究顯示以人類乳突病毒檢驗作為子宮頸癌篩檢的方式,可增加對於子宮頸腺癌及其前驅病灶的偵測率。美國癌症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於2020年發布的診療指引即根據此概念,調整了關於子宮頸癌篩檢方式的建議:25歲起以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認可之人類乳突病毒檢測作為初步檢驗,如篩檢結果為正常,可每5年檢查一次。

目前在臺灣,人類乳突病毒檢驗尚無健保給付,但許多醫療院所已跟上醫學進展的腳步,提供民眾接受自費人類乳突病毒檢驗的選項。婦癌臨床診療指引建議30歲以上婦女,可將高風險人類乳突病毒檢驗合併子宮頸抹片細胞學檢查做為常規篩檢的另一種選擇。

對於異常的子宮頸癌篩檢結果,美國陰道鏡與子宮頸病理學會(ASCCP)於2019 年發布的診療指引建議根據年紀、患者過往病史、抹片細胞學及人類乳突病毒檢測結果等多項目,根據已有資料庫計算出當下已患有高度癌前病變的風險值,再依據風險高低安排相對應之後續處置,例如密集篩檢、轉介陰道鏡檢查進行切片,或是直接進行子宮頸圓錐切除手術。人類乳突病毒檢測的結果可能會影響處置建議,例如在低度異常的抹片細胞學結果(如ASCUS或LSIL),多可採取密集篩檢 追蹤,然而若檢出有高危險人類乳突病毒,則須安排近一步陰道鏡檢查與切片。

子宮頸癌篩檢在馬偕
為提供民眾便捷的子宮頸篩檢管道,馬偕紀念醫院開放多個時段於婦產科門診進行子宮頸抹片篩檢,無須掛號。另外,民眾可利用掛號就診接受自費人類乳突病毒檢驗,本院採用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認證,可作為初步篩檢之羅氏(Roche)公司Cobas HPV 檢驗,約2週工作天後可返診進行報告結果的解讀,為民眾提供最具可信度的子宮頸篩檢、完整後續報告判讀及相關醫療處置。

子宮頸癌篩檢在馬偕
1.篩檢方式:子宮頸抹片檢查
2.篩檢資格:30 歲以上婦女,每年一次
3.報到地點:臺北馬偕-平安樓二樓婦科門診1診
淡水馬偕-馬偕樓四樓婦科門診
4.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09:00~11:30、14:00~16:00
週六 09:00 ~ 11:30
5.諮詢電話:臺北馬偕:(02)2543-3535轉3490
淡水馬偕:(02)2809-4661轉2950

婦產部婦科癌症學科主治醫師陳思嘉:
淡水院區婦科門診時刻表↓
https://www.mmh.org.tw/register_single_doctor.php?depid=40&did=1276&area=ts
淡水院區產科門診時刻表↓
https://www.mmh.org.tw/register_single_doctor.php?depid=41&did=1276&are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