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頸癌的放射治療與照護

文/馬偕紀念醫院放射腫瘤科資深主治醫師陳均豪

頭頸癌依據發生位置,可分為口腔癌、口咽癌與下咽癌等,其病理組織多為鱗狀上皮細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其他部位包括鼻咽癌、鼻竇癌或唾腺癌等,組織型態則較多樣。

根據2021年國民健康署統計,口腔、口咽及下咽癌的發生率為每十萬人口約 8,200人,是男性好發癌症第3名。頭頸癌常需合併手術、放射治療與全身性藥物治療等。

現今,各醫院執行放射治療大多為利用直線加速器,產生高能X光照射腫瘤及淋巴區域,頭頸癌放療療程多為傳統分次放射治療,頻率為每天一次、每次約10至20分鐘、一週五天。放射腫瘤科醫師會依照各腫瘤部位及是否先接受手術再進行放射療程,而放射總劑量約60~70 Gy,分成30~35次治療,總治療時間為6~7週。

為達到最好的放射治療效果,通常會先依照每位病人的臉型與肩頸弧度製作「固定用模具」,以協助固定病人治療中的擺位姿勢。接著進行電腦斷層模擬攝影後,醫師與醫學物理師會為病人做精密的治療規劃,通常依治療之複雜程度,需數個工作日方能完成整體放療計畫。

認識常見副作用 懂得自我照護

頭頸癌放射治療的常見副作用分成急性期與中長期。急性期副作用如照射範圍內之口腔黏膜炎及皮膚炎,於治療開始後的第2~3週逐漸出現,直到放療結束後達到高峰,治療結束後仍需2~3週的時間才會復原,因此放療期間會安排每週一次的門診,必要時以類嗎啡甚至嗎啡止痛藥緩解症狀;有些患者會因黏膜炎疼痛導致進食困難而體重嚴重降低,需放置鼻胃管幫助進食。

照護上除了配合醫師使用止痛藥外,亦須使用軟毛牙刷、海綿棒或使用醫師建議之漱口水維持口腔清潔。在皮膚炎的照護上,必須注意勿摩擦皮膚並保持乾淨、乾燥,必要時醫師會建議相關之皮膚藥膏等。

中期副作用則包含口乾、味覺改變、照射範圍內落髮等。口乾、味覺改變在治療開始2~3週會漸漸出現,至放療結束後的幾個月甚至一年才逐漸改善。因照射範圍的不同,口乾症狀的恢復程度也因病情而異,若有嚴重口乾時,醫師會評估並開立緩解口乾藥物以減輕症狀。

長期副作用,如肌肉纖維化、吞嚥障礙等,則是於放療結束的幾年內慢慢形成,所以頭頸癌放療結束後,每天仍要進行張嘴、轉頭、吞嚥等復健動作,其他少見但較嚴重的長期副作用還包含牙齒脆弱、骨壞死或血管狹窄等。因此,頭頸癌放療前必須經牙科評估,有問題之牙齒須預防性拔除,若合併口腔感染者需使用抗生素;嚴重者可考慮高壓氧或手術治療。

因放療可能引起頭頸部血管狹窄,療程結束後須注意血壓、血糖、血脂等危險因子,同時配合頸動脈超音波追蹤血管狹窄程度,當狹窄嚴重時可考慮放置支架。其他副作用像是淋巴水腫,病人可能會覺得下巴浮腫,可利用按摩促進引流;較靠近耳朵的腫瘤照射後,可能會產生中耳積水或聽力下降等症狀,中耳積水可直接抽吸掉或放置耳導管,萬一聽神經受損導致聽力下降則視狀況考慮配戴助聽器。 在放射治療的前後,攝取充足營養可以改善腫瘤治療預後,且減少各時期的副作用與改善生活品質。治療後仍應避免致癌物質(菸、酒、檳榔)與加工食品、燒烤或油炸物等,此類都是後續預防頭頸癌復發的重要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