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治療儀器與技術

文/馬偕紀念醫院放射腫瘤科資深主治醫師李杰

馬偕紀念醫院(臺北及淡水)共有5台放射治療機,能執行超弧刀HyperArc™高精度放射治療、強度及弧形調控放射治療、影像導引放射治療(IGRT)、立體定位放射治療、4D定位影像建模與呼吸調控影像導引,運用各種新型的技術精確照射治療腫瘤,提升效率的同時減低副作用造成的傷害。

馬偕紀念醫院放射腫瘤科具有以下放射治療技術:

超弧刀HyperArc™高精度立體

定位放射治療超弧刀 HyperArc ™高精度治療技術可提供高效精準的立體定位放射治療,同時兼顧治療過程的舒適度,亦可使治療劑量分佈更加精準貼合腫瘤, 並且降低正常器官的照射劑量。

此外,超弧刀HyperArc ™高精度治療可同時治療多個病灶,提升整體治療的效率及流暢度,達到精準照射腫瘤及降低副作用之目的,其可適用於大部分需放射治療之腦部惡性腫瘤,且不受腫瘤深度及數目的限制。

另外,因其優異的精準度及劑量分布,此技術也能以非侵入性的方式治療良性腦部病變,如腦下垂體腫瘤、聽神經瘤、腦膜瘤或三叉神經痛等。未來預期可發展於治療心律不整(cardiac arrhythmia radioablation)及原發性或帕金森式顫抖症。


▲超弧刀 HyperArc ™高精度立體定位放射治療。

強度及弧形調控放射治療

其治療乃運用電腦治療計畫及多葉式準直儀的治療技術,目的為對腫瘤產生良好的順形劑量分布,並降低鄰近重要器官的劑量,以減少併發症的產生及降低嚴重程度。

舉例來說,頭頸部的強度調控放射治療可大幅降低脊髓、唾液腺與視神經及其他重要 神經組織的照射劑量,進而降低患者放射治療的副作用嚴重程度。使用強 度調控放射治療技術需要專業的醫療團隊、精良的設備以及豐富的臨床治療經驗。

影像導引放射治療(IGRT

病人治療時擺的姿勢、呼吸起伏或是膀胱、直腸脹縮造成內部器官移動等,都可能造成治療誤差。利用影像導引技術(IGRT)所提供的三維錐狀射束電腦斷層影像,在每次治療前依據病人骨骼或內部標記,透過影像融合技術做精準的影像定位與治療位置之校正,能協助放射線更精準地照射腫瘤,增加腫瘤的劑量並減少正常組織的照射,以達到增加腫瘤控制率並降低正常組織的副作用之良好功效。

以馬偕目前的設備與技術,使用影像導引精準定位平均只需花費約5至10分鐘。

螺旋光子刀(TomoTherapy

螺旋光子刀是目前臺北馬偕配備的放射治療機,螺旋刀可進行精確的 影像導引放射線技術(IGRT),亦可進行快速的連續角度治療。因此,針對某些腫瘤病灶或特殊照射時,使用螺旋刀與傳統放射治療技術相比,有更高的治療順形性與更低的副作用。

核磁共振放射治療定位

精確的放射治療靶區繪製設計對於提高治癒率及降低放療副作用有好處,一般電腦斷層放射治療定位對於頭頸癌、腦瘤、子宮頸癌、泌尿道癌等腫瘤的圖像解析分辨率低,往往造 成需較大的照射範圍,亦增加了副作用的發生機率,核磁共振放射治療定位技術可以提供更清晰的腫瘤影像,提高治療設計的精準度,具有精準辨識腫瘤範圍、精準繪製治療靶區與精準照射劑量規劃等優點。

近年癌症治療的發展上,放射治療扮演著革新與突破的重要角色,隨著技術與科技的日新月異,馬偕紀念醫院放射腫瘤科的設備與儀器也與時俱進,提供患者更先進與高品質的放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