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糖尿病併發症與連續血糖監測CGM之相關性

文/馬偕紀念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護理師財秀玲

根據2019年臺灣糖尿病年鑑,65歲以上國人中,每十人就有一人為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是一種需長期監控的慢性疾病,若沒有好好控制,讓體內的血管長期浸潤於高血糖下,可能造成全身血管、神經系統及器官功能損害,導致糖尿病慢性併發症的發生,例如腎臟病變、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心血管疾病或腦中風等。

美國糖尿病學會(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ADA)指引,糖尿病人理想的血糖控制範圍,建議飯前血糖值小於130mg/dl,飯後兩小時小於180mg/ dl,其代表患者在過去三個月的平均血糖值糖化血色素(HbA1c)小於7%。若能控制好血糖,多數病人的相關數值都能穩定於理想範圍內,與正常人生活無異;如沒有留意控管,可能使血糖變化起伏不定,造成高、低血糖而身體不適,以及長期慢性器官受損等問題將陸續發生。

許多研究指示,糖尿病人長時間血糖波動過大,容易形成糖尿病併發症,主要成因為血糖波動過大容易產生「氧化壓力」及「發炎因子」,這些身體的激素容易引起血管內皮細胞的損傷,導致糖尿病人大、小血管出現併發症。相較於整體血糖均偏高的病人,血糖波動變化大者,造成心血病疾病之發生率與死亡率反而升高,因此,糖尿病患者皆應重視血糖波動問題。

醫療科技進步下,連續血糖監測器(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CGM)的發明,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波動過大的問題,藉由皮下安裝小型探測感應器與個人智慧型手機做配對,病人可得到連續七至十四天的密集血糖數值。透過連續血糖數值的還原分析,協助病人及醫療照護團隊更清楚掌握日常生活中影響血糖變化的種種因素,有利於藥物或飲食調整,幫助病人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達成穩定控制血糖的目標。此項發展,除了提供患者傳統的糖化血色素、居家指尖血糖監測外,更是一項便捷、即時的血糖照顧選擇模式。

馬偕紀念醫院CGM整合式門診衛教,由專業醫師、營養師及衛教師共同參與病人照護,針對裝置CGM之病人,給予個別化生活記錄及討論血糖趨勢圖,根據發現的問題做詳細之衛教與建議,提供衛教單協助病人了解控糖問題,並給予建議單讓病人及家屬牢記行為改變的重要性。

2022 年,共計28人接受CGM整合式門診衛教,經統計,每人平均糖化血色素改善0.048%,顯見接受其門診衛教,對糖尿病人血糖控制有良好效益。目前國家衛生福利政策,中央健康保險署自2017年3月1日開始,給付連續血糖監測(CGM),其針對第一型糖尿病(須領有重大傷病證明)、新生兒糖尿病,或因近全胰臟切除所致糖尿病等個案,且須符合下列任一條件:

1.血糖過度起伏且最近六個月的兩次糖化血色數值都大於(含)8%。
2.低血糖無感症。
3.常患嚴重低血糖,須他人協助治療,最近三個月有因低血糖曾至急診或住院治療。
4.懷孕。

關於糖尿病人血糖監測模式新知,能夠讓醫療人員掌握更多病人資訊,一同為糖友健康而努力,並提供糖友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