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一定要靠藥物控制嗎?

文/馬偕紀念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資深主治醫師劉松臻

在門診中時常被患者詢問「糖尿病會不會好?」、「糖尿病一定要靠藥物控制嗎?」 在回答問題前,須從糖尿病的分類說起,糖尿病主要分為第一型糖尿病、第二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

第一型糖尿病是因胰臟上的β細胞被免疫系統破壞所導致,造成體內無法分泌胰島素,需依賴外源性胰島素來控制血糖,目前此類型的糖尿病除非接受胰島細胞移植,否則無法停藥。

妊娠糖尿病為婦女在懷孕24周後,初次診斷的糖尿病,而多數產婦在生產完 血糖便恢復正常,因此,可停用原先服用的降血糖藥物,再依據停藥後的血糖變化做處理。

第二型糖尿病為最常見的類型,主要是因體內細胞對胰島素的阻抗性增加,導致胰島素無法有效降低血糖,初期胰臟的β細胞會代償分泌更多胰島素來維持血糖穩定,但如果胰島素的阻抗性持續增加或β細胞功能漸漸減弱,無法應付需求時,則會使血糖升高。

導致胰島素阻抗的主要原因包括:
一、體內脂肪過多,尤其腹部脂肪(內 臟脂肪)與其關聯性最高。
二、缺乏運動。肌肉可代謝血糖,運動可增加胰島素之敏感度而降低胰島素阻抗。
三、精緻飲食,如高度加工、高碳水化合物與飽和脂肪的食物。
四、特定藥物可能造成胰島素阻抗,例如類固醇。

欲改善胰島素阻抗的方法,除了服用藥物外,飲食控制、運動及減重都有顯著效果。Look AHEAD研究顯示,肥胖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將每日攝取熱量控制 在1,200至1,800大卡,加上每週175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在第四年後,受試者糖尿病緩解之比率為7.3%。

由此可知,藉由改變生活型態與減重,第二型糖尿病人是有可能完全停止服 藥,而糖尿病緩解的機會與患病時間長短、降血糖藥物劑量多寡與減重程度等有關。不過糖尿病緩解經常是「暫時性」,隨著年齡增長,胰島素分泌也會隨之下降,或復胖使胰島素阻抗性增加,都會讓血糖再次上升至需使用藥物控制的程度。

雖然糖尿病緩解或長期停藥並不容易,但患者仍要建立健康的飲食型態與運動習慣,即使無法達到停藥程度,亦可用較少的藥物將血糖控制在希望目標內,並減少後續需增加藥物劑量或種類的機會。高血糖是糖尿病造成身體傷害的主因,無論是否使用藥物都要及時控制好血糖,才能有效避免長期糖尿病慢性併發症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