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老化 找出自我價值感

文/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老年精神科主任林承儒

嬰兒呱呱落地,長大成人後,便開始慢慢老化,這是人生自然的歷程。但從幾歲開始稱作「老年」呢?是世界衛生組織(WHO)認為的60歲,還是高齡化社會定義(aging society)的65歲?目前仍沒有定論,但可以確定的是每個人都欲享有健康老化的機會。

WHO強調的「健康老化」(healthy aging)是「發展並維持正常的生活機能,可促進老年福祉的過程」,除了滿足老年人的基本需求,如學習、成長、做決定的能力、可以自由移動與他人建立或維持關係,同時為社會做貢獻外,還需有「功能能力」(Functional ability),指包括個體的「內在能力」,和相關環境特質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而「內在能力」包含生理與心理健康。因此,長者的生理健康很重要,心理健康也不容忽視。

心理學家艾利克森(Eric Erickson)早在1963年提出,從嬰兒期到成年期的八個社會心理發展階段,第八階段也是最後階段,開始於65歲至死亡。艾利克森認為此階段,人們會經歷「自我完整性或絕望」(Ego integrity versus despair),是把以往成敗做總結的時刻。若過往的發展合宜,此時便享受成果,心理上能感到圓滿;相反的,則會在內心積存失望感。

內心的圓滿包括接受一生的工作、不後悔自己的所作所為、接受別人不同的生活 方式與貢獻、在經濟及環境威脅下為保護個體之完整所作的努力,以及因文化背景不同產生的相異生活。另外, 除了源自於社會心理發展的經驗外,近期的醫學文獻認為老年人常體會心理的3L,代表Loss(失去)、Lonely(孤獨感)與 Low level of respect(低度的尊重),也常導致老年人的內心憂鬱。

不過,老年人是否有較高比率罹患憂鬱症?根據研究認為,老年人很難完全符合憂鬱症的診斷,雖然有多於成人比例的老年人口曾經歷憂鬱情緒,但這樣的狀況可能因生理症狀的交互影響所致。老年憂鬱的長者常抱怨身體痛、悶悶不樂、健忘、注意力不足、容易悲觀,甚至表示不想活,這反而與許多長者因害怕死亡引發恐 懼的想法相左。

因此,身心靈全方位的協助,包括適度的醫療介入(藥物及心理諮商)、合宜的運動、家人的陪伴與關懷並擴展社會參與,甚至靈性的慰藉,都會是幫助長者走出憂鬱的方法。

老年人口逐年增加的同時,老年憂鬱人口勢必同步增加。如何保有「功能能力」是現今重要的議題,讓長者維持自我功能,保持社會參與,同時從中找到自我價值感,活得喜樂與盼望,進而無憂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