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帶狀皰疹後神經痛

文/馬偕紀念醫院麻醉部疼痛科資深主治醫師高聖欽

帶狀皰疹,俗稱「皮蛇」,是潛伏在人體感覺神經節的水痘皰疹病毒再活化所引起的皮膚水皰皮疹。由於水皰皮疹通常沿著單一神經分布的皮膚出現,像是皮膚上的一條帶子(如圖),因此稱為「帶狀皰疹」。

雖然大多數成年人都曾接觸過水痘皰疹病毒,不過,如老年人、免疫功能受抑制(接受化學治療的癌症病人、長期使用類固醇等免疫抑制劑的患者)、糖尿病或精神壓力大的人,發生帶狀皰疹的機率則較高。隨著年紀越大發生率越高,每年每1000人的發生率從50歲的3.4%,上升至80歲的11%。依據推測,平均約有30%的人會在一生中經歷一次帶狀皰疹。

發生帶狀皰疹時,病毒不僅造成 皮膚水皰皮疹,還會造成神經受損,因而合併神經痛的症狀。雖然多數患者的神經痛會在數週之內隨著皮膚水皰癒合而緩解,不過,有一部分患者,即使皮膚水皰皮疹已癒合,疼痛仍持續存在,有的患者持續好幾個月,甚至好幾年。根據統計,大約五分之一的患者,水皰皮疹發生後三個月仍感到疼痛;15%的患者在兩年後依然疼痛。若疼痛持續超過三個月,就稱為「帶狀皰疹後神經痛」。

帶狀皰疹後神經痛較常發生於老年人、糖尿病患者、水皰皮疹長在前額或頭頂(三叉神經第一分支)、起初非常疼痛或出現大量水皰皮疹的患者。如同帶狀皰疹的發生率,隨著年紀越大發生率越高,帶狀皰疹患者發生帶狀皰疹後神經痛的機率從50~54歲的8%,上升到80~84歲的21%。

帶狀皰疹後神經痛的嚴重程度從輕微到非常劇烈皆有可能,疼痛的表現也不盡相同;嚴重時,有的患者即使輕輕觸摸皮膚甚至穿衣服時碰到皮膚就疼痛不已;有些患者則感受到自發性疼痛,就算不碰觸皮膚,也有針刺、觸電、燒灼或麻痛的感覺。慢性長期的疼痛可能會影響日常生活、睡眠品質、情緒起伏、工作能力與社交活動,進而造成生活品質下降。因此,如何避免帶狀皰疹後神經痛的發生也 很重要。

避免帶狀皰疹後神經痛除了保持正常生活作息與營養均衡的飲食以維持最佳免疫力外,應規律適當運動並避免過大精神壓力。其次,可考慮施打帶狀皰疹疫苗。尤其,新一代疫苗的受試者在間隔兩個月接種兩劑疫苗後,對於帶狀皰疹的預防力達85~90%以上,保護力持續四年,不因年紀較大而效力減弱。

疫苗副作用多半不嚴重且短暫,最常見的為注射部位局部疼痛或紅腫、發燒、肌肉痠痛,大約兩至三天內即自行復原。因為新一代疫苗有效且安全,所以也可用於免疫功能較差或受抑制的患者,例如人類免疫缺乏病毒(愛滋病毒)感染患者、自體骨髓移植患者、惡性腫瘤患者或腎臟移植患者等。因此,以上患者或是 50 歲以上 民眾,都可考慮接種該疫苗。

若不幸發生帶狀皰疹,除了調整生活作息與飲食均衡營養外,可以使用抗病毒藥物來縮短病程,並搭配止痛藥物緩解疼痛。另外,屬於帶狀皰疹後神經痛高風險的患者,也可與疼痛科醫師討論各種介入性治療的可行性,盡早施行介入性治療也能預防急性期帶狀皰疹疼痛,演變為長期慢性帶狀皰疹後神經痛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