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隱然已現 黑夜終會過去

文/馬偕紀念醫院總院院長劉建良

COVID-19病毒疫情衝擊世界各國已經超過兩年了,其帶來的傷害遠大於19年前的SARS疫情,而且仍持續延燒,深深影響醫療型態、生活與經濟發展。其中對於醫療型態的衝擊更是醫院全體同仁感受最深刻的議題。

當疫情侵襲到臺灣的第一時間,我們就依「醫院緊急事件應變及指揮系統(HICS)」的架構,成立醫院層級的「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疫應變指揮中心」,總指揮與各院區副總指揮下設執行、計劃、後勤、財務行政、關懷五大部門,部門下再設置各功能性組別,全院許多單位都參與其中,同心協力、分工合作,推展各項防疫事工。應變指揮中心隨著疫情警戒級數,每1週或2週召開一次會議,檢討醫院各項防疫措施,至今已召開超過60次會議。各部門下的各組也定期、不定期召開會議,特別是執行部門下的危害控制組,有時每週要開好幾次會議,備極辛勞。

這段期間,雖然醫院因配合政府政策營運降載影響醫收甚鉅,但是為了維護醫院同仁的健康,擔起醫學中心的社會責任,實踐教會醫院的核心價值,仍不計代價投入龐大的人力與工程、設備費用,採取多項措施,保障員工及病人安全、提供身心社靈全人照顧。

防疫政策機動調整 同仁全心投入

疫情三級警戒時我們配合政府政策支援機場篩檢、規劃跨院區分艙分流與分區收治、北淡兒醫設置優於政府規定的專責病房床數、奉政府指派協助設立新北市第一家集中檢疫所。疫情最高峰時北淡總共收治病人數列於醫學中心前數名,疫情稍緩後仍持續配合政令收治入境航班需要送醫的陽性個案、支援社區篩檢站、社區接種站、入境旅客防疫旅館及居家檢疫採檢、遠距視訊門診、院外及校園疫苗施打站、新冠防疫門診、新冠親子防疫門診……等防疫工作,足見我們在整個防疫過程投入不少人力、物力與財力。這一切都要感謝醫院全體同仁,不分你我、發揮愛心,分工合作、全力配合。

馬偕人並肩走過疫情幽谷

在這些辛苦抗疫的日子,感染管制中心的同仁擔任主管機關和醫院之間資訊傳遞的窗口,可說是防疫工作順利推動的樞紐;急診醫學部的醫護及相關同仁守在防疫的第一線,任何有症狀、接觸史的病人都要先經過急診的篩檢,直到配合政府滾動式的防疫政策而調整;護理部同仁負責的工作則涵蓋病人照護、病房門禁管制、院外篩檢與疫苗接種……等;醫事檢驗科負責核酸、抗原檢測、專責病房採血;保管課負責防護裝備的購入、儲存、發放、盤點;院牧部提供確診或被隔離的員工、病人各項關懷,也建立安慰、鼓勵全院同仁的各種管道;全院所有醫師也盡其所能醫治病人;各單位同仁輪流在醫院門口管制人員進出;還有藥劑部的支援配合……,真的是各盡其職,為整體防疫付出心血,充分展現馬偕美德中真愛、堅毅、熱誠這三項美德。

接受院訊邀稿時,疫情似乎隱約看到和緩的跡象,然而在出刊之際卻又面臨另一波高峰,面對起起伏伏的疫情;只要大家配合各種防疫政策,人人盡責做好自己該做的事,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就可以挺過疫情的危害和威脅。就如一位國外防疫專家曾說過的:「雖然我們還不知道隧道的盡頭在哪裡,但是我們已經看到前面傳來的曙光。」

大家一起加油!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