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戰記 疫起見證真情

文/馬偕紀念醫院急診醫學部住院醫師李承勳

在急診的日常工作中,防護衣是一套換過一套,送走一位病人,經過消毒處理後,下個確診者馬上又把空床位填上。而我們每一天,都在期待這樣的日子早點結束。

 防疫前線 看盡人生

身為第一線急診醫師,我們比一般人接觸更多的確診者,也聽過許多人的人生故事。這樣的經歷下,我認為新冠肺炎最可怕的,是它會毀掉你的一小段人生:一個人一旦確診,同事和上司會被迫隔離,可能讓整間公司營運陷入困難;全家會被隔離,導致孩童沒有大人照顧、長輩沒有年輕人照顧。

疫情期間,曾有一對夫妻出現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經急診同仁診察後,確定兩人皆感染新冠肺炎。太太的症狀比較嚴重,需使用氧氣呼吸輔助裝置NRM(Non Rebreathing Mask 非再呼吸型面罩),且氧氣流量要開到最大,才能維持她的血氧濃度在正常範圍值內。而先生雖沒出現嚴重症狀,但因太太已經喘到無法自理生活,所以只好兩人一起留在急診的負壓隔離病房,互相照應等待住院。

在這期間,先生曾問我們可否先讓他回家處理些事情後再回來住院,可惜在疫情期間,於法於理,我們的答案都是「不行」,但我們很好奇他為何急著想回家。

「我是開計程車的,今天早上是自己開車載太太來看醫生。」先生回答:「現在我的車子停在路邊停車格,我怕停車收費很貴。」他露出擔憂的神情。

當下我們只能勸他先好好養病,像這樣錢能解決的事,等出院後再想辦法就好。但深藏在心底的擔憂而不忍說出口的是,在新冠病毒這麼高的死亡率下,那輛車,會不會再也等不到主人的出現?

隨著確診人數增加,會開始有掛號信件等不到收件人,會有再也不上線的臉書帳號,或者,會有等不到主人回家的寵物……。

大眾的貼心和善良撐住醫護人員

持續每日確診者破百例的半個月後,2021年5月31日一早,全臺醫護迎來的不是疫情受到控制的好消息,媒體報導:新北市某醫院的確診者,持刀砍傷三位護理師並逃離醫院。一夕間人人自危,提心吊膽。

當時確診者在臺灣只有防疫旅館及醫院裡的負壓隔離病房兩個地方可以去。住在「社交相對剝奪」的隔離環境,很多確診者除了有「加護病房症候群」難以分清日夜之外,甚至開始有精神錯亂、恐慌症發作等情形。有的以自殘表現,有的人可能更激烈,對醫護人員的安全造成威脅。

防疫第一線的醫護人員早已注意到這些現象,所以在忙碌的臨床工作之餘,我們選擇多做一些、多說一些,盡可能讓患者維持與真人互動的感覺,提供心靈上的支持或言語安慰。

事隔三天,一位急診護理師穿起全套裝備,一手拿著點滴藥物,另一手端著患者的早餐餐盤,步入位在急診的負壓隔離病室。確診患者是一名中年男性,在感染新冠病毒後因症狀明顯,需要使用NRM,所以被留在急診治療,同時等待病房。

 護理師著裝後準備進入負壓隔離病房

護理師進入病室後,先幫忙他把餐盤架在病床上,讓伯伯可以開始用早餐,接著邊調整點滴藥物、量測體溫、血壓等,也關心伯伯哪裡不舒服,或有什麼需要幫忙,但伯伯只以點頭搖頭回應,一聲都不吭,感覺伯伯可能因為心情不好拒絕講話,護理師甚至問他是不是有心事,但伯伯依然只以搖頭回應,不發一語。

這時護理師注意到伯伯遲遲沒動筷子。「早餐不合胃口嗎?」護理師雖然一直吃閉門羹,但還是持續關心伯伯。「我只是…@#$%…」總算出聲,但伯伯聲音小到護理師聽不見。「伯伯你說什麼?」終於開口,護理師趕緊追問。

「我怕講話或吃飯時,會讓病毒噴出來傳染給妳。」伯伯這次聲音大了些。「我想等妳離開再吃。」伯伯總算把心裡話表達出來。護理師原本以為伯伯很冷漠,但想不到其實是伯伯的貼心,怕把病毒噴出來傳染給醫護人員,所以選擇減少說話或不說話。

在處理完點滴藥物後,護理師退到負壓病房的前室,脫除防護衣準備離開。在隔離門關上的瞬間,便聽見伯伯一陣瘋狂的咳嗽,原來伯伯一直想咳嗽,但是努力忍著,直到護理師離開後,才敢放心咳出來。

一樣米養百樣人,三天前發生令人遺憾的事件,但三天後一位患者的貼心舉動,溫暖在場的所有醫護人員,也經新聞報導後,為全臺灣的防疫人員打了一劑強心針。

臺灣要倒下的時候,有我們醫護來撐;而醫護要倒下的時候,是社會大眾們的貼心和善良撐住我們。

各司其職 防疫是團隊作戰

新冠肺炎的病毒主要透過飛沫傳播,因此防疫策略,就是阻絕「空氣流通」,所以確診者在醫療院所必須住進「負壓隔離病房」。

當負壓病房住過一位確診的患者後,至少會進行三次的消毒,以確保與下一個患者間不會有交互感染的可能,避免不同病毒株之間的交互作用。而依照學理,消毒後需要靜置至少20~40分鐘,才能達到完整的消毒效果。

試想一位清潔人員將負壓隔離病房內的表面全部擦拭消毒一次大約要20分鐘,消毒三次就要60分鐘,再加上中間兩次的靜置時間,代表每一次消毒都需要耗時100分鐘左右。

於是清潔人員穿著悶熱俗稱兔寶寶裝的乙級防備開始清潔後,就要在充滿病毒的病房裡至少100分鐘起跳,完成他們的工作。只要穿過兔寶寶裝超過10分鐘的人,就知道防護衣裡有多熱,再加上還要承受被感染的風險,可想見心情上會有多大的壓力。

疫情險峻,在社會大眾將掌聲獻給醫護人員加油的同時,我們也不能忘了防疫是靠醫院中好多各職系的人共同努力。除了新聞中一直提到的醫師、護理師之外,醫院裡還有醫檢師、放射師、藥師、呼吸治療師、社工師、清潔人員、行政人員等,我們全都在第一線並肩作戰,且缺一不可。

因為我們都很努力,所以才能一起走到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