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復路上 陪伴前行

373-P29

文/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社工師張依虹

早年馬偕紀念醫院精神科成立時,社會工作尚無獨立的科室,僅有部分人力支援,隨著民眾對心理健康的敏感度提高以及對社會心理議題、家庭議題處遇的需求增加後,1981年正式於精神科內成立社工室,靠著幾位前輩多年打拚後,社工人力由最早僅有一位社工師漸漸擴大到目前北馬、淡馬各自擁有三位社工師的編制。

透過與精神醫療團隊的合作,提供病人和家屬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服務上。目前北淡六位精神醫療社工師,分別負責門診、急性病房及日間病房、身心障礙鑑定、預立醫療諮商(ACP)等相關業務。

何謂社會工作? 

社會工作是助人的專業,主要利用個別、家庭、團體、社區、行政及研究等專業工作方法,協助個人、家庭、團體及社區發展其潛能,並謀求其福利。

精神醫療社工師職責及服務類別

精神醫療社會工作師是社會工作專業領域之一,藉心理暨社會治療、個人及家庭內外在資源之統整與運用,協助病人及家屬增進適應與問題解決之能力。

馬偕精神醫療社工師相當重視團隊合作,一同協助病人及家屬,其主要職責包括說明治療計畫;處理與疾病、治療相關心理、家庭、社會壓力與經濟壓力;協助家屬減輕由疾病延伸相關問題引發焦慮及對治療的疑惑與擔憂;增進病人與家屬的良性溝通,以延伸治療效果;促使家屬一同參與病人出院計畫及後續心理復健等。

許多病人在急性住院治療後回到社區,因疾病影響需要有一段身心社會調適過程,以提高病識感、穩住身心狀況、重新和家人、同儕等建立關係,並回歸社區(心理復健)。當中需要有適合的心理復健單位提供社區支持與心理復健,馬偕日間病房社工師遂提供團體心理治療、家屬座談會,以及轉介社區心理復健機構、會所等單位;也包括回到門診進行個別與家庭會談及持續輔助病人與家屬。

現代家庭面對當前社會多重壓力、問題,社工師提供諮詢、會談,或進一步進行個別/婚姻與家庭治療,提升自我價值感,強化個人與家庭能力以改善狀況;部分落入高風險、脆弱情況,社工師也透過評估了解狀況,轉介、開發、整合及運用社區資源,期待與社區相關資源有效連結,擴大接住回應病人和家庭的需要。

攜手為個案補破網

政府近年來針對重要的心理衛生政策與相關議題持續宣導與推動,馬偕精神醫學部社工師也參與其中。包括家庭暴力與性侵害犯罪防制、自殺防治等議題與後續身心關懷。社工師持續與精神醫療團隊、自殺防治中心合作參與辯證行為治療(DBT)小組,提供情緒失調和重複自殺自傷成人與兒童青少年個案,持續心理治療、技巧訓練,以穩住情緒、提升生活品質;並提供家庭支持與技巧訓練團體,促使家庭關係調整與改善。

另外,包括精神疾病嚴重病人強制住院、強制社區治療業務,期許在人權維護與病人得到需要和合理治療間努力;兒童青少年身心障礙者性侵害犯罪受害人協助司法詢訊問(NICHD),維護弱勢群體的權益;失智症預防與治療社區心理衛生推廣、因應病人自主權利法而與醫療團隊開展預立醫療諮商(ACP)和諮商前收案評估(pre-ACP)。

提倡心理衛生覺察及醫療自主

期待透過完整而細緻評估,讓每個參與預立醫療諮商(ACP)的個案可以充分思考和表達對於自己醫療態度和決定,提高自我掌控感和自主權,使疼痛和其他症狀得以控制,避免不必要的延長死亡,減少家人負擔、加強和家人的關係。

馬偕精神醫學部社工團隊盼持續發揮倡導功能,進行社區宣導過程,提昇大眾心理衛生觀念的覺察和自主性,期許透過陪伴和專業處遇的過程,能持續和病人、家屬及社區民眾一同建立身心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