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喪親兒童面對死亡

■ 協談中心全職實習諮商員姚珮華

喪親兒童意指兒童的主要照顧者(不侷限於父親、母親)去世,此事件引發兒童在心理上的失落與壓力。當面臨喪親時,孩子的悲傷、焦慮是需要被瞭解、表達出來的,但是一般人在孩子面對生命深沉衝擊時,往往不知從何著手陪伴,同時也容易令長輩感到無力與無助,或未能找尋更多資源,或更適當的方式來協助喪親兒童,而易產生遺憾與內疚。

下列依據J. Willian Worden悲傷理論所提出哀悼須完成的四項任務及兒童常見的反應作為參考,同時做為初步的介入:

任務一

幫助孩子接受死亡的事實

當孩子對死亡議題是有困惑、疑問時,給予清楚、誠實的訊息回應。孩子現常問的:「爸爸/媽媽不見了!是去了天堂?還是去了很遠的地方?」、「人死後會到哪裡去?」等等。我們能做的是坦白、中肯的「傳遞正確的訊息」,敏感地察覺孩子的衝擊與轉變,進而澄清孩子的疑惑「死亡指的是一個人的身體運作都停止了,沒法辦法吃東西或喝東西,也沒有感覺,不會快樂或傷心、不會感到痛苦、也不會再醒過來……」。

在面對孩子問到難以回答的問題時,我們常有不知道如何回答的窘狀,這是正常與自然的反應,因為死亡在本質就讓人難以回答,死亡的未知性,使得答案變得格外的不易找尋。面對無法回答的問題我們可以誠實與勇敢的回答「我不太知道」或「我不能確定」。

此外,與孩子討論死亡時避免忽略、混淆的解釋,例如:認為孩子長大就會知道了,認為他們還太小不能承受而避之不談,或者告知孩子「死亡是睡覺……」。臨床上,發現兒童喪親者恐懼睡眠,因為害怕像去世的親人般不再醒來,這與當下成人有沒有給予兒童適當解釋有關。

任務二

陪伴、允許孩子經驗悲傷所到來的難過、哀慟

對孩子們而言,哭與笑是自然流露的情緒,在喪親環境中,成人有自己哀悼的方法,孩子們會模仿與學習成人的行為表達,但礙於國情文化「不能哭,因為會讓死者走得不安心;不能談論,因為怕增添家人難過」。

當成人不表現哀傷或不想被看見悲傷的樣子,而孩子又真實的體驗到悲傷時,孩子就會就產生納悶、不解,孩子是很敏銳的,甚至學習到不可以哭、要堅強且若無其事,形成僵化的情緒狀態。此時,成人給予適度的空間表達孩子所經驗到的難過、不捨就很重要。

同時,給予孩子言語與非言語的再保證,我們可以告訴孩子「你會傷心、難過、害怕是正常的,XX知道,XX會陪著你」,讓孩子知道當難過時,他可以找誰,讓孩子知道他不是孤單的、不是被拋棄的,他可以和我們一起分享心中的痛苦,也可以鼓勵孩子用他們熟悉的方式表達情緒,例如畫畫、扮家家酒、唱歌、讀故事書、寫信、一起看照片、送禮物給死去親人,透過這些儀式讓孩子經驗到我仍有價值感,我不因失去主要照顧者而沒有了關注。

有趣的是,孩子畢竟是孩子,當孩子一下子又如平常般嬉鬧時天真無邪、燦爛笑容,尤其愈小的孩子愈會被遊戲轉移注意力,我們得學習接納他們,細心察覺他們的變化和需要,但不代表他們就不難過。

任務三

協助適應逝者不存在的新環境

給予一個具穩定、安全的環境很重要!在外在適應上,維持家庭功能的運作正常,是可以降低孩子因為喪失一位對他而言相當重要的人,所帶來的變動與不安全感;如果因為主要照顧者的變動,使孩子不得不做遷居的動作,記得要幫忙孩子做空間上轉換的預備心,需要跟孩子解釋原因,同時讓孩子向舊識說明與告別。

在臨床上,成人因輕忽了孩子這部份的心理需求,容易造成延續性的影響,例如日後的身心症、學業困擾、退縮、脾氣暴躁、攻擊等反社會行為問題。

在內在適應上,孩子有時會想去照顧或安慰活著的家人提升自己的能力,此時周遭成人可以給予孩子鼓勵「我看到你已經盡了許多力」,告訴孩子對他的愛並沒有改變、抱抱他;另外,也提醒孩子的家人留意,孩子的角色是否負荷過重,例如:缺乏穩定生活的兒童、獨自留在家中的兒童、被抹煞的童年、超越年齡的界限。

此時,喪親兒童最需要的是一個能提供較安全、信任的內、外在環境,因為他們心理狀態是脆弱的,而且害怕二度被遺棄的感覺。

任務四

幫助孩子把對逝者情感投注於未來生活中

一位遇到生命重大失落的當事人,要在生命中為死去的親人找到一個適宜的位置,這個歷程往往需要一至數年的時間,每個人的因應隨著個人的生命經驗與個別差異有所不同。

對一個孩子而言,死亡更是遙遠、陌生與完全沒有準備的事件,此時成人需要教導、陪伴,轉化孩子對已逝親人的愛。例如,讓孩子知道「我們並沒有失去和媽媽共同的記憶,也沒有失去媽媽對我們在乎與愛」、「會哭泣、會這麼難受是因為我們對媽媽濃厚的愛、我們的捨不得……」。

此階段的任務是最困難的,倘若孩子能在開放、不避諱的談論死亡之氛圍下長大,在日後孩子面對死亡會有較健康、彈性的理解。

提供喪親兒的生活照顧

以上心理衛生工作者在喪親兒童悲傷輔導上的照顧重點,提供生活周遭逢喪親兒的成人參考。

最後,失落和分離是人生的創痛,很多成人在面對死亡議題時,本身所受到的衝擊、哀慟也是極大,在此時要給予孩子全然的包容與照顧是相當不容易的事,因此當我們敏銳到孩子面對此生命衝擊而有異狀時,也允許讓社會資源進來關懷孩子、幫忙家長。

如果遇到生命困頓的難題,馬偕協談中心的服務對象也包含兒童部份,歡迎您的預約。

《後記》

筆者於馬偕協談中心實習這一年中,其實有更多的經驗是與兒童相處,不管是一般兒童或喪親兒,可以發現孩子們都有些共同的心理需求,普遍而言,當孩子呈現不同於常態的反應模式(行為退縮、情緒不穩、拒學等等),通常係因內在的聲音不允許表達、無法被接納,或者接收到成人以過度或不及的方式傳遞關心、在乎,以及因情緒性的字言而形成孩子的負向自我概念,尤其當否定與責備的聲音是由對孩子有相當重要性的人而來,這無形間打擊了孩子的自我價值感,形成自我傷害(自責、自卑)或傷害他人(攻擊)。

成人父母可以採堅定而溫和的態度來瞭解孩子心理需求─尊重、真誠、容許獨特性,提供無條件的氛圍,允許孩子的聲音表達出來,同時也讓父母親的辛苦可以被瞭解,如此可避免成人父母教育孩子過程中經驗到的無力與挫敗感,同時能以較省力的方式愛孩子,讓彼此的關係是靠近的,非對立、緊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