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談中心諮商心理師曹淑華
在諮商過程中,常常遇到一些親子方面的議題,不少以身為孩子角度的案主問我:「為什麼媽媽面對我時,總是一副冰冷的面孔,我發生事情時她不聞不問,弟弟一回來,她轉過身來,整個表情馬上變得熱情」。
「我不知道為什麼,只記得爸爸打我打到鄰居都來勸了他才停止,我哭的越大聲他就打的越大力,後來當他再打我時,我已經不太會哭了」。
「我已經努力做到父母要我當的老師(國小老師),但是他們居然對鄰居說我是國中老師,我覺得我怎麼做都達不到他們的期待」。
「當親戚誇我漂亮可愛時,私底下媽媽就會說我是個醜八怪,我不懂為什麼媽媽要這樣對我,或許那是媽媽與奶奶之間的戰爭」。
「我覺得為了得到父母的注意,我變得更乖更聽話,也一直在功課上努力,但是我不像哥哥一樣聰明,一直沒辦法把書念好,考上公立學校,後來我也放棄了,我想我真的很差勁」。
孩子的心聲我們聽到了
聽到他們的心聲,我看到身為一個孩子心中單純的渴望,期待能被父母接納、肯定與關愛,也看到了在這樣的成長背景,為了生存這一點的渴望,每個孩子也會發展不同的方式來得到父母的注意,他們可能變得更努力來討好得到父母的認可,或許變得容易犯錯來引起父母的注意,但是常常換回的是父母不滿意的表情,自己不夠好的認定,漸漸對自己失去信心,變得容易給自己訂定高標準、過度自責批判或者乾脆放棄自己。
這令我想到兒童心理學家吉諾特(Haim Ginott)博士提出的一段話。
生活在譏笑中長大的孩子—學會譴責。
生活在敵對中長大的孩子—常懷敵意。
生活在嘲笑中長大的孩子—畏首畏尾。
生活在羞辱中長大的孩子—過份自責。
生活在恐懼中長大的孩子—鬱鬱不樂。
生活在容忍中長大的孩子—富有耐心。
生活在鼓勵中長大的孩子—滿懷信心。
生活在讚賞中長大的孩子—懂得感激。
生活在公平中長大的孩子—有正義感。
生活在安全中長大的孩子—對人信賴。
生活在贊可中長大的孩子—能夠自愛。
生活在接納與友愛中長大的孩子—學會愛人。
這段話顯示出環境塑造幼兒性格的影響力。
家庭是重要影響環境
成長環境對孩子的影響,從家庭開始,漸漸擴大至親友、鄰居、學校、工作場域、社會,甚至資訊媒體本身。而家庭是孩子最初的養育環境,通常影響力也比較深遠。
「我是怎樣的人?」每個孩子都是從別人給他的回饋中得知,而漸漸形成自我價值與看法。當你還是個孩子時,肚子餓了、身體不舒服了,可能只能以哭來表達,如果你有個為了家計而忙碌的主要照顧者,或許會不耐煩的指責你、或許無法滿足你當時的需求,但不代表你是不好的,不代表他們不愛你,可是小小的心靈卻可能會全盤接收,感覺自己被忽視、不夠好,對自己開始有負面的評價。
回饋與反應
從小到大,周圍的人對這個孩子的回饋與反應,點點滴滴都會漸漸形成一個人對自我的認定與判斷。這對一個人未來的人格發展、人際、感情關係有極深的影響。
例如:曾經看到有些人長大後,面臨感情關係時,變得極度不安,害怕自己不夠好,對方會不喜歡自己,所以變得控制欲極強,需要緊密與對方相處隨時掌握對方行蹤,需要對方不斷給你保證,對於別人的言行變得敏感,容易解讀為對方不喜歡或挑剔你……等。
但是,這並不是要把錯誤都歸咎於家庭主要照顧者的身上。
從照顧者角度來看
從主要照顧者的角度來說,當新生命降臨時,我想大部分的人都是滿心接納與疼愛這個孩子的,但是當時的環境有太多需要面臨的壓力源,或許這是第一個出生的孩子、或許當時正面臨婆媳衝突、夫妻不合、經濟困窘、失業問題等,主要照顧者情緒與心情若沒有好好調適,當他們還沒有辦法準備好來迎接這個新生命時,或許想要好好關愛這個孩子但心有餘而力不足。
而從另外的角度來說,所有的父母也是從孩子長成的,若他是個在譏笑中長大的孩子,則他學會了譴責別人來保護自己,當他成為父母則變成容易譴責孩子的人,他帶著孩提時候的傷與限制來面對他的孩子,或許他想要愛孩子,想要孩子更好,卻常常用錯方式表達,可能用指責來代替心中的擔憂,用權威命令來掩蓋心中的不安,傷害卻因此代代相傳。
或許主要照顧者在管教時背後用意是好的,希望孩子以後更有競爭力,不要輸給別人,所以期待孩子功課好還要更好,嚴格要求而比較少給予鼓勵與肯定,事實上並不表示孩子不夠好,或許在他們心中他們也覺得你很棒了。
加上中國人本來就比較少把心中的愛意傳達出來,批評很多,讚美很少,但真正的愛埋在心中,許多父母說:「這麼做還不是都是為了你著想!(背後的用意是我很愛你、很擔心你、希望你以後可以過的平順,無憂無慮)」。
改善親子關係兩面向
所以若要改善親子關係,可從主要照顧者與孩子兩方面來討論。
若從主要照顧者身上著手,首先可能視需要先去探討父母在照顧孩子時自己內在的感受與想法及當時面臨的壓力源。或許對有些新手父母而言,照顧孩子時,他們內在也充滿了挫折,不論他們多麼細心,孩子還是一直哭鬧,或許是照顧的方式不對,經驗不足而造成,可能因此漸漸失去耐心與溫柔,而無法心平氣和的對待孩子。
或許是對孩子的期待過大,把自己過去未完成的心願寄託在孩子身上,期待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與成長;或許是當時面臨生活壓力過大,沒有其他抒解壓力的管道;或許是從小的生長環境,讓父母對自己也不滿意,並沒有學會愛自己,對自我也充滿批評與自責,因此而無法表達對他人的關愛與疼惜;或許是對於教育的理念有些執著,也或許是溝通表達的方式與內在想法不一致所造成。
所以需要回到主要照顧者的內在核心,當主要照顧者找到自己的核心價值,找到自己內在的平衡,找到抒解壓力的管道,找到社會支持的力量,自然對於孩子、對於自己與他人,才能在內心想法與外在行為表達出一致的關愛與疼惜。
從孩子的角度來看
若從孩子的角度來探討。曾在成長環境受過傷害的人,在行為上容易拼命要做的更好來得到愛,但是因為父母本身的困難與限制,暫時並沒有辦法滿足這樣的需求,這樣的不滿足並沒有辦法打倒孩子渴望的心,通常會繼續殷殷期待渴望被擁抱與肯定,等待父母回過頭來給予你深深的讚賞,不斷的重複這樣的循環後,漸漸會覺得怎麼做都無法達到父母的期待,內在充滿挫折與沮喪,而形成對自我的看法:「我已經不知道自己是否值得被愛,我覺得我很差勁」的結論。
所以首先需要先能與自己內在那個曾經受傷的孩子接觸,感受與傾聽他的需要與渴望,瞭解他的心聲,用你現在的年齡來和他說話,學習如何安撫與照顧他的需求,學習如何疼惜與肯定他。
此時可能會有一些阻礙,或許我們會不知覺內化父母對待我們的語言與方式來對待自己,所以我們需要不斷地覺察自我的語言,學習停止再去自責傷害他,或許還需要一點時間才能相信這些話,因為你的內在還有一些質疑的聲音。
學習傾聽自己的聲音
另外,或許你也不清楚如何去表達對人、對己的關愛,可能在語言與行為表現出現不一致的狀態,可能你很少練習表達出愛的言語,相信只要你願意不放棄自己,學習傾聽自己的聲音,自然慢慢就會學會疼惜自己的方式,因為你是最懂得自己需要的人。
若有機會試著瞭解父母當時的處境與本身的限制,或許你並沒有辦法馬上原諒父母對你造成的傷害,但是你可以漸漸改變這段過去對你的影響,重新找回自我。
記得,你的父母他只是個平凡的人,當他用錯方式愛你,並不代表你不夠好,現在你已經長大,試著當自己的再生父母,去疼惜內在那個曾經受傷的孩子,告訴自己,不論別人怎麼評價,不論你表現的好或壞,「你都是值得被愛的!」。
用愛的語言找回愛的力量
「成為自己的再生父母」,不論你是照顧者的角色或者是孩子的角色。重新來關愛與鼓勵自己,讓自己因為持續被讚賞與肯定而找回自信,不斷被包容與接納而學會給自己彈性與空間而不再嚴苛的自責。
因為傾聽與關愛而與自我更加接近,也漸漸學會愛的語言,找到愛的力量來面對自己與他人(包含你的孩子)。有一天,內在的孩子會漸漸找回失去的自我價值與能量,重新喜歡肯定自己,慢慢地成長茁壯,這需要你給他一份不放棄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