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傷害勿輕忽 運動醫學科早期修補 避免骨 關節進一步傷害

文/編輯部  諮詢/馬偕紀念醫院骨科醫學部運動醫學科主任陳暐錚

陳小姐是某夜間跑團的固定成員,每晚與跑友們穿梭在都市巷道中成為她紓壓的最佳方法。但一次因暖身不足,跑完左膝明顯腫脹不適,原先陳小姐不以為意,畢竟「跑者膝」時有所聞,但隨著冰敷、復健都不見起色,左膝與右膝對比下愈趨腫大,她才緊張了起來,深怕才50 多歲膝蓋就報銷,從此與她最愛的馬拉松無緣……

隨著全民運動風氣的增加,門診中因為運動傷害而來就診的民眾年齡層有往上下延伸的趨勢,除了大宗的中年族群,也有越來越多年輕學子、老年人因運動傷害而造成關節不適。年輕人喜愛的籃球、排球運動有不少需要跳躍、拉伸的動作容易對關節造成傷害,近年蔚為風潮的瑜珈運動,雖然相對和緩,並強調核心肌群訓練,然而若沒有適當防護,或未在專業的指導下進行,亦有可能造成過度伸展、肌肉拉傷等損傷。

當關節受傷了卻不自覺,長久累積之下可能造成關節受損更加嚴重,退化性關節炎也就提早出現。許多中年病人會疑惑,以前聽說65 歲以後才需擔心的退化性關節炎,為何現在才50 幾歲就開始出現症狀了?

關節炎初期症狀不易察覺

其實,早期的退化性關節炎不容易被察覺,往往民眾僅會注意到關節似乎「腫腫的」、「有點不太舒服」,但卻傾向先服用止痛藥、多休息、電療等和緩治療,症狀稍微減緩後便置之不理,忙錄之中又忘了進一步追蹤就醫。

人體關節軟組織受傷的原因有許多,包括年齡退化、外傷等,皆有可能造成組織受損,進而導致關節退化,影響日常生活。建議民眾若是經過了二至三週的和緩治療,關節腫脹、積水的症狀仍未改善,那麼就應尋求「運動醫學科」專科醫師進一步檢查,找出關節疼痛的原因。運動醫學科提供關節軟組織,如筋、韌帶、軟骨、肌腱等構造的治療,以免輕微的軟組織破損,演變為更為嚴重的骨關節傷害。

運動醫學科醫師會針對患處進行進一步檢查,如透過X 光、核磁共振、詳細的問診等,找出疼痛點以及受傷方式,並且依據關節退化對病人生活的影響,以及對於治療的期待( 如日常活動無礙、恢復高強度的運動習慣),評估最適合的治療方針。

多元的關節術式

目前除了消炎止痛或是替換人工關節之外,關節的治療選擇已更加多元。人工關節並非萬靈丹,由於置換人工關節後,需要人體關節主動適應外來的人工製作物,因此有兩到三成的病人經過一段期間後,仍然不滿意其效果;而此手術為不可逆的治療過程,一旦移除原先自身關節組織,便無法因適應不良而裝回去,因此需要病人與專科醫師討論過後審慎評估。

並且人工膝關節使用壽命大約是15 年,隨著國人平均壽命上升,60 幾歲置換人工膝關節後,70 多歲可能又得面臨再次手術的需求,此時不但手術規格大,身體狀況也不如從前,更是增加了手術的難度。

現在觀念改變,以保健關節的角度出發,在關節受傷情形仍輕微的時候,可先選擇以微創關節鏡等術式進行治療,延後替換人工關節的時間,使得病人僅需接受一次大型手術,便可長保靈活。

目前關節鏡的發展成熟,能夠透過微小創口,針對半月板、軟骨等關節軟組織進行清創、縫合或移植,只要病人原本的組織還存在,便可進行。

馬偕運動醫學科最常見的手術為膝關節與肩關節手術,膝關節手術患者主要是因車禍、運動傷害而造成關節傷害;肩關節鏡手術患者,則主要是因自然退化、搬運重物、外傷等造成「旋轉肌袖」破裂,導致手臂無法出力,嚴重影響日常生活與社交活動而前來就診,大多為50 至60 歲的中年人,也不乏70 到80 歲的高齡者。

現在透過傷口小、手術時間短、恢復期短的關節鏡手術,病人不再只能長期仰賴藥物控制疼痛,而是能透過肌腱的修補,達到良好的疼痛緩解與功能改善。

維持肌肉量 保護關節

最後提醒您,除了在發覺關節腫脹、積水時盡早就醫,也請勿矯枉過正,完全不運動。肌肉量的培養也是保護關節相當重要的一環,骨頭與肌肉一樣都必須持續的鍛鍊與受力,才能維持在最佳狀態。近年來民眾肌肉量減少,甚至演變為肌少症的情形越來越普遍,民眾在運動時,應注意不僅是選擇適當強度的運動並做好暖身,也要培養定期運動的習慣,建立足夠的肌肉量,才能提高對於關節的保護。

若是運動過程中關節出現腫痛的情形,請降低運動強度或暫停運動,或者改變方式,如選擇水中運動、腳踏車等對關節負擔較小的運動項目,以避免對於關節造成進一步的傷害。◎

 

運動醫學科

馬偕運動醫學科團隊,致力於肩、肘、腕、髖、膝關節及足踝部疾病之預防、微創關節鏡治療到領先的關節置換手術。從國家代表隊,職業及業餘運動員之運動傷害到常見的退化性關節疾患,針對各個階段的疾病,採用最合適的治療選擇。同時,配合精確的肌肉骨骼超音波檢查及磁振造影,讓任何病況都得到全方位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