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傷口的骨髓內骨釘 幫助長者迅速恢復生活

文/編輯部  諮詢/馬偕紀念醫院骨科醫學部創傷骨科主任莊閔堯

「骨質疏鬆」總是悄悄襲來,初期沒有明顯的症狀,人們僅有時感覺翻身或彎腰拿東西時會痛,大多數的病人是跌倒後、骨折了,這才開始治療。骨折的發生與骨密度、強度有關,當骨質快速流失,一旦出現跌倒等外力,即便力道不大,仍然有可能造成骨折發生。

尤其高齡長者因年齡身體功能逐漸退化,鈣質流失快速,再加上統合能力逐漸降低、肌力減退,容易失去平衡而跌倒,更是骨折高危險群。

高齡長者最常發生骨折的部位,第一為手腕,其次為髖部,脊椎塌陷造成的脊椎骨折也相當常見。然而手腕與脊椎骨折復原較為容易,也不容易對生命造成威脅;相較之下,髖部骨折因骨折部位相當疼痛且對行動造成限制,高齡長輩有機會因此長期臥床,引發肺炎、泌尿道感染、腸阻塞、褥瘡等併發症,導致髖部骨折發生後一年內死亡率高達10-20%。

髖部骨折-高齡者隱形殺手

髖部骨折傳統手術方式是將骨板固定於患處骨頭外,醫師須先切開平均約15 公分的直向傷口,並且切開筋膜及肌肉,再將骨板放入。此種術式不僅手術傷口大,因為術中肌肉破壞的關係,傷口復原更加耗時,同時由於髖部靠近肛門口,家屬後續照護時照顧長輩的家庭而言,著實是增加了身體與心靈上的負擔。

因此針對高齡髖部骨折患者,馬偕創傷骨科多採用新式的「骨髓內骨釘」手術方式進行治療。在移動式X光機的導引下,透過多個小傷口將單一骨髓內骨釘植入骨髓中,骨釘兩端再鎖上螺絲固定。此種術式如同在管道中插入鋼筋,力學原理上具有較短的力臂,對抗周圍肌肉拉扯的力量更強。骨髓內骨釘植入的數量以及手術時間需視病人骨折情形調整,平均手術時間大約20 至30 分鐘。

骨髓內骨釘除了減少疼痛,也由於傷口較小,對於骨折周遭軟組織的破壞程度相對輕微,使得骨折處的血液循環不受破壞,提高了骨折復原速度,對許多複雜性骨折有很好的治療效果,也能減少因骨板移位而需要二次手術的機率。

日前一位89 歲的老奶奶因右側髖關節骨折而接受骨髓內骨釘手術,雖然是高齡接受手術,但是術後恢復期短,很快的老奶奶便能借助助行器的幫忙,自行下床上廁所、稍微走動。

經由微創小傷口以骨釘固定讓受傷的長者可以盡快恢復原有的生活功能,不但能減少併發症,家屬照護起來重擔也減輕許多。雖然部分醫材須自費,但是此術式已被健保納入部分負擔給付當中,若有需求,可以尋求骨科專科醫師諮詢。

重視高齡骨折危機

台灣2025 年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高齡者骨折的預防及治療已是將來公共衛生的重要議題。研究顯示,
一旦發生一節脊椎壓迫性骨折及一側髖骨骨折,病人再發生新脊椎骨折及另外一側髖骨骨折的機率將會增加4.4倍與2.3 倍。因此鼓勵病人每天攝取適量的鈣及維他命D,避免過度節食,少食用太鹹、過度加工、咖啡因過量的食物;同時多運動以增加柔軟度及肌肉力量,養成良好的習慣,才能避免骨質疏鬆來襲。◎

上圖:傳統骨板固定方式

首圖:骨髓內骨釘手術方式

 

創傷骨科

創傷骨科專長於治療因骨質疏鬆造成的脆弱性骨折、上肢下肢的關節損傷、多重性創傷等,依據傷口類型提供適當的處置,提供骨骼關節重建、骨折骨釘固定等專業處置,幫助病人盡速恢復原有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