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巴金森氏症的診斷與治療

文/馬偕紀念醫院老年醫學團隊、神經科資深主治醫師陳培豪

黃先生這半年來,走路慢了許多,又常顯得力不從心。他女兒更發現平時照顧失智症太太的黃先生居然也開始出現記憶混亂等情形。來到了老年醫學整合照護門診,醫師評估黃先生有可能是早期巴金森氏症……

什麼是巴金森氏症

神經系統疾病是失能的主要原因,而阿茲海默症和巴金森氏症是老年人兩種最常見的神經系統退化性疾病。巴金森氏症的特徵是動作障礙,包括無法控制的靜止性震顫,肢體僵硬,平衡感不佳和運動功能衰退等。此外,還有種類繁多的非運動症狀,造成生活上的困擾,有些甚至早在運動症狀發生之前就出現了,例如:便秘、憂鬱、嗅覺消失、睡夢中動手動腳等。在台灣此病好發的年紀平均約62歲,盛行率約1%,男性發病的機率為女性的1.5 倍,推估目前約有三至五萬名左右的病人。

巴金森氏症的主要病理變化是中腦的黑質組織多巴胺神經元退化死亡,動作障礙的原因是腦內多巴胺分泌不足,如果將人體大腦運動區比喻為全身的動作指揮中心,基底核就如同參謀總部辦公室,而多巴胺就像負責傳送訊息的傳令兵,黑質組織則是培訓傳令兵的基地;巴金森氏症患者的指揮系統因為培訓基地無法培育足夠的傳令兵,導致訊息傳遞紊亂,送出的指令不足,讓指揮中心無法正常的帶領肢體完成日常動作。

巴金森氏症的病程

巴金森氏症的病情進展階段區分,以「侯葉式分級」最為常見。第一期為單側症狀,第二期為雙側症狀,第三期影響到平衡功能,第四期則為日常生活行動需輔具協助,最後第五期便是需要輪椅或臥床的情況。

由於醫療的進步,巴金森氏症及早發現確診後盡早接受治療,做好心理準備,培養嗜好及運動習慣,常見許多病人可以再活平均二十年以上。

巴金森氏症的診斷

巴金森氏症雖然是常見的疾病,但在疾病非常早期的階段或是在年紀較大的病人身上診斷較為困難,醫師通常要進行詳細的疾病問診及神經學檢查之後才做診斷。

一些疾病的症狀類似巴金森氏病,走路也相當遲緩、僵直或顫抖,包括腦中風、水腦症、腦部腫瘤、失智症、抗精神病藥物副作用、病毒性腦炎、腦外傷、甲狀腺功能低下、維他命B12 缺乏等,須與巴金森氏症作鑑別診斷。有充足的臨床證據指出,若是常常跌倒、症狀進展迅速、對於抗巴金森藥物沒有反應等,都較可能是類巴金森症候群,而非巴金森氏症。因此必須藉由醫師安排相關的抽血檢驗及腦部影像檢查,如電腦斷層(CT)、核磁共振攝影(MRI) 或腦部多巴胺神經元斷層造影(TRODAT) 等,來做相關的鑑別診斷。

巴金森氏症的治療

目前巴金森氏症的治療方式有藥物治療、外科手術、物理治療、語言治療等。其中,藥物治療主要是回復多巴胺的活性,使基底核能保持正常運作。目前治療的藥物共有六大類,包含了左多巴(Levodopa)、多巴胺受體促效劑、單胺氧化酵素抑制劑、NMDA 促效劑、COMT 抑制劑及抗乙醯膽鹼激素,其中左多巴是目前最有效也歷史最悠久的藥物。臨床醫師考量患者的症狀,只要做適度的藥物搭配,初期都可以達到所謂「蜜月期」的效果,有些患者甚至可以達到看不太看出有病症的情形。

進展至中後期的患者,由於藥物造成的波動性以及異動症讓生活品質大打折扣,但又無法將藥物減量時,目前公認最有效果的治療,就是深腦刺激手術 (Deep Brain Stimulation, DBS),第一次手術治療需要部分自費,但健保署提供終生電池更換給付,手術風險低、併發症少。但須注意深腦刺激手術並不是治癒疾病的手術,而是需要隨著時間與症狀需求來調整刺激模組,並搭配藥物來達到進一步治療效果。

在非藥物治療的部分,除了復健治療,目前研究證實有些種類的運動,如太極拳、舞蹈、有氧飛輪等,不論在巴金森氏症患者疾病的退步幅度或症狀保持上,皆比沒運動的患者好。若屬年紀較長的患者,可每日進行一小時運動,或拆解成兩次運動各30 分鐘,同時注意運動時的藥效反應,避免運動途中肢體突然僵硬、跌倒。

到了末期,病人以臥床居多,不太能自行起身或移動,此時巴金森的藥物不見得能夠提供太多的幫助,照顧上應注意褥瘡預防與護理;良好的餵食技巧可減少嗆咳、引發吸入性肺炎的機會。在巴金森氏症晚期,照顧者的體力負擔大,如果本身還要上班或操持家務,無異是蠟燭兩頭燒,心理上也會面臨無助和壓力,很容易出現負面情緒。當照顧者覺得自己的情緒超出負荷,出現疑似憂鬱症的徵兆,請立即尋求專業的協助,並給自己喘息的空間,請人短暫照顧一下患者,讓自己出去透透氣,身心舒壓。

巴金森氏症的照護

台灣進入高齡社會之後,政府也積極推動各種長照福利。然而,在神經退化性疾病的關懷多聚焦於失智症,對於巴金森氏症卻少有認識與關注,以至於患者與家屬經常需獨力面對抗病的生活與照護問題。隨著病情變化,患者的照顧需求日增,無論由家人辭去工作專責照顧,或是聘請看護照顧,都對家庭經濟產生重大影響;也間接形成患者的心理負擔,覺得自己拖累家人。另一種情形是,家人無力照顧而將病人送往安養機構,或是全天由外籍看護照顧,這容易讓病人有一種「被遺棄感」,精神上的孤獨感容易演變成憂鬱症。

巴金森氏症由於病程較長,各種症狀及長期用藥副作用較為複雜,經常跨越許多不同的科別,照顧巴金森氏症病人的醫事人員必須在專業的基礎上,兼顧其身心靈健康問題。過去健康照護體系缺少設計兼顧急性疾病治療與後續提升高齡者功能回復的照護設計。

而目前馬偕老年醫學團隊推動的急性後期照護(PAC) 主要是替代持續住院的治療方案,讓病人在急性疾病治療完成後依然能接受適當的照顧,以回復較佳的自主生活能力及健康狀況。而在其中,衰弱高齡的巴金森氏症病人是急性後期照護的對象之一,透過高強度復健回復到功能自主狀態,能有效減少再入院、失能與死亡風險及入住長照機構的機會,從而提升生活品質與降低照護體系的負荷。目前政府對巴金森氏症患者的長期照護僅針對晚期,這明顯是不夠的,我們呼籲政府應正視巴金森氏症患者及家庭的困境與需求,設立合適巴金森氏症患者的日間照顧及復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