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偕紀念醫院老年醫學團隊、老年精神科主任林承儒
80歲的吳先生這兩年來記憶力下降,最近因為「找不到東西覺得是小偷偷走了」,晚上不睡覺,說要等小偷出現抓小偷;情緒變得固執,且常會叫錯小孩的名字,甚至說女兒才是自己老婆。家人費力澄清,卻只是徒增衝突,75歲的吳太太生氣地罵先生「老番癲」。
依據國際失智症協會(ADI) 資料,推估2018 年全球新增一千萬名失智症患者,平均每3 秒就有一人罹患失智症,近年來台灣人口快速老化,依衛生福利部2011 年委託台灣失智症協會進行之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結果,以及內政部人口統計資料估算,65 歲以上的老人平均約每12 人即有1 位失智者,而80歲以上的老人,則每5 人即有1 位失智者。
什麼是失智症?要如何診斷呢?
失智症(Dementia) 不是單一項疾病,而是一群症狀的組合( 症候群),它的症狀不單純只有記憶力的減退,還會影響到其他認知功能,包括語言能力、空間感、計算力、判斷力、抽象思考能力、注意力等各方面的功能退化,同時可能出現干擾行為、個性改變、妄想或幻覺等症狀,這些症狀的嚴重程度足以影響其人際關係與工作能力。
近年在失智症的研究上,無論是臨床、病理或是致病機轉上皆有長足的進展。各種失智症的標準陸續在更新中,2005 年提出了路易氏體失智症(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診斷標準的修正版,2007 年國際運動障礙學會訂出了巴金森氏失智症(Parkinson’s disease with dementia) 的診斷標準,也對診斷此種失智症的認知功能測試做了明確的建議。
在2011 年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額顳葉失智症(frontotemporal dementia)、原發性漸行失語症(primary progressive aphasia) 和血管性失智症(vascular dementia) 都提出了新的診斷標準。
失智症如何治療呢?
在治療方面,目前針對失智症的藥物並沒有辦法阻止或恢復已經受損的大腦細胞,但是可以使患者的症狀獲得改善或延緩疾病的進行。
在治療上,分為「藥物治療」與「非藥物治療」,治療阿茲海默症的藥物主要有膽鹼酶抑制劑及NMDA 受體拮抗劑,希望能減緩患者心智功能退化的速度;另外,其他藥物包括抗精神病藥物、抗憂鬱劑等,則用於改善患者的精神行為症狀。其他類型的失智症,目前並無健保給付可使用的藥物。
至於非藥物治療主要是藉由環境的調整( 營造熟悉的、穩定的、有安全感的環境)、活動的安排、溝通方式的改變、認知訓練等改善失智患者精神行為症狀。
從吳先生的症狀可知,有進行性的記憶力衰退,對時間和人物的辨認出現問題,同時出現干擾行為、個性改變、妄想等症狀,已經嚴重到影響其與家人的關係。根據這些症狀,佐以電腦斷層及核磁共振或神經心理學檢查判斷,同時排除其他造成認知功能減退的原因,可診斷為「阿茲海默症」。建議以膽鹼酶抑制劑或NMDA 受體拮抗劑藥物治療,也鼓勵吳先生參與非藥物治療,同時協助照顧家屬吳太太提高對失智症的識能及緩解照顧重擔。
失智症是一個緩慢惡化的病況,早期症狀可能不太明顯,所以可能延誤早期診斷的時機。同時照顧失智症患者並不容易,需要相當的耐心與愛心,也需要醫療人員及民眾對失智症有更多了解,才能減少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