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看得更遠,是因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專訪劉希哲醫師

文/淡水馬偕紀念醫院醫學研究部柯俊銓研究助理

訪談主題期刊:Treatment of childhood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with delayed first intrathecal
therapy and omission of prophylactic cranial irradiation: Results of the TPOG-ALL-2002 study. Cancer. 2018;124(23):4538-4547.

這篇期刊論文對劉希哲醫師與馬偕兒童醫院兒童血液腫瘤科團隊而言,只是對抗兒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ALL)開創全新技術漫長旅程中的一個階段,距離起點已經過去了25個年頭,未知的終點還需要一棒一棒的接力下去。雖然這次訪談主角是劉希哲醫師,但在他謙遜執著的言談中始終不忘提及與強調這一切起點的關鍵重要人物-梁德城教授。

進入主題之前, 首先要提到「台灣兒童癌症研究群」(Taiwan Pediatric Oncology Group, TPOG)這個組織,在1988 年由林國信教授發起成立,顧問醫師群涵括國內小兒血液腫瘤科專科醫師,TPOG 的主要工作內容是制定兒童常見癌症之全國性治療方案,讓癌症病童可以在原居住地的醫學中心接受全國一致性的治療,同時精確地建立各種兒童癌症之發生率及治癒率等統計資料。馬偕兒童醫院兒童血液腫瘤科團隊是TPOG 主要創始成員並負責兒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及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的治療方案。

俗稱「血癌」的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是最常見的兒童癌症( 平均每4 位癌童中即有1 位),在馬偕專業團隊的努力之下治癒率達92%,不僅高於全國的平均成績,也達國際水準。

血癌的影響遍及病童全身,除了給予口服及注射的抗癌藥物治療外,必須同時進行中樞神經系統內的治療以預防中樞神經系統復發。傳統治療方法包括腦部放射治療加上髓鞘內注射抗癌藥物,但腦部放射治療往往造成病童日後出現生長發育遲緩、內分泌失調、智力受損及腦瘤等嚴重後遺症。馬偕兒童血液腫瘤科團隊在梁德城教授領導下,選擇單用「髓鞘內注射」作為預防中樞神經系統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療方,以避免腦部放射治療的嚴重後遺症。同時改良髓鞘內注射的時間點,等病童血液中的血癌細胞經抗癌治療消失後,才給予第一次髓鞘內注射,此舉可避免因髓鞘內注射可能將血液中的血癌細胞帶入腦部的風險,也避
免了過多及不當的髓鞘內注射。

自1999 年起,馬偕醫院小兒血液腫瘤科團隊全面採用這種改良式的中樞神經系統治療。針對1999-2004 年間所有新發病的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病童(59 例) 發表初步成果:3年以上的治癒率達90%,且沒有出現中樞神經系統復發的情形(期刊論文發表Pediatr Blood Cancer. 2008;50(3):523-7.)。持續維持此優異成績,2012 年則發表「馬偕紀念醫院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病童的中樞神經預防性治療之長期成果」(152 例),於同年12 月獲選國際血液病學界最高等級「美國血液病學會年會」的壁報論文,並獲得日本、美國及荷蘭等重量級學者的認同讚許(期刊論文發表J Clin Oncol. 2014;32(17):1825-9.)。自2009 年起推展至全國:所有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病童,全面使用改良式的髓鞘內抗癌藥物注射作為中樞神經系統的治療,不再使用腦部放射治療。

本篇期刊論文的範疇屬於全國性的成果報告,共計1,347 個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病童。依中樞神經治療方式的不同將TPOGALL-2002 治療方案分成兩個階段,第一階段(2002/01–2008/12)以腦部放射治療加上
髓鞘內注射抗癌藥物,第二階段(2009/01–2012/12)則是全國所有醫院都只採取髓鞘內注射抗癌藥物。兩階段相比:病童存活率並無明顯降低,5 年以上的存活率達8 成,中樞神經的復發率也沒有增加。整體來看,新的中樞神經治療方式已經能完全取代傳統療法,免除腦部放射治療的後遺症,病童痊癒後的未來人生能有更好的生活品質及更多的健康保障,這也正是梁德城教授及馬偕醫療團隊至感欣慰的成果。

與劉希哲醫師訪談結束已近傍晚,他匆忙趕赴下一場會議,馬偕精神的「寧願燒盡,不願鏽壞」在他身上驗證無遺,這也令我想到2017 年底過世的梁德城教授,他將生命完全奉獻給病童的未來。謹讓我以這句聖經作為致贈梁德城教授的結語:「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持的信仰我
已經守住了。」( 提摩太後書 4 章7 節) 由衷感謝您們為馬偕兒童醫院與病童所做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