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治療現生機 延長癌末患者存活率、重拾生活品質
文/編輯部
76 歲的賴先生罹患黑色素癌第四期,癌細胞轉移至淋巴結,腫瘤遍布手指頭、右膝窩、肝臟、肺臟及骨骼轉移,至馬偕紀念醫院時已因腫瘤腫脹只能臥床,收治該病例的馬偕紀念醫院血液腫瘤科‧ 癌症中心主任張義芳表示,病人初到門診時,身體十分虛弱,但求生意志堅定,家屬亦希望積極治療,經醫療評估及說明後,適合為其施行免疫療法,如今病人笑逐顏開,已可去公園散步。
張義芳表示,賴先生從去年五月開始進行每三週一次的免疫治療,共執行了九次療程,原先只能臥床的他不僅可以自由行走,腫瘤範圍也逐漸縮小至只剩下小手指,體力與氣色都看得到顯著的進步,過去黑色素瘤末期病人5 年存活率小於一成,免疫治療問世後,接受治療的病人不但皆可重拾生活品質,更有約20% 的病人可維持長期存活。
免疫療法主要在於提升病人自體免疫力對抗癌細胞,部分病人會因為免疫力功能增強而產生發炎性的不良反應,如皮膚紅疹、腸胃炎、肺炎、肝炎、腎炎及內分泌功能失調等。
有鑑於此,馬偕紀念醫院結合血液腫瘤科、肝膽腸胃科、胸腔內科、腎臟內科、內分泌科及皮膚科等專科醫師、護理師等組成「免疫腫瘤治療團隊」,特別的是,團隊中還囊括急診醫學科醫師。張義芳表示,急診醫師加入,更能在第一時間掌握病人產生免疫不良反應的各種變化,做出適當處置。
免疫治療成全球癌症治療趨勢
由於免疫製劑在2010 年有顯著的發展與突破,目前免疫療法在台灣已被核准之適應症包含黑色素瘤末期及非小細胞肺癌,國際及正在進行臨床試驗且成效良好之癌症多達二十幾種,除了自體免疫不良的病人不適用此項療法外,大部分癌症晚( 末) 期病人皆有不錯反應。接受免疫治療的癌症病人須每2 至3 週接受治療、每月回診追蹤,約3 個月至半年的時間等待身體啟動免疫毒殺癌細胞的機轉。
馬偕紀念醫院設有癌症日間照顧病房、癌症醫療整合照護中心,目前亦規劃免疫腫瘤治療特別門診,要提供病人專業且全方位的癌症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