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淡水分院醫學研究部研究助理李宜瑾
訪談主題期刊:Antipsychotic exposure prior to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patients with
serious mental illness. Acta Psychiatr Scand. 2015 Mar;131(3):213-22.
1990至2000年藥物百憂解開始被大量使用,精神疾病的治療有突破性的發展,但是接下來10年間,臨床開始發現用藥病人罹患肥胖、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者越來越多。有研究指出,抗精神病藥物的副作用會引發肥胖與葡萄糖耐受不良(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提高重大精神疾病(Serious Mental Illness, SMI)病人的
死亡風險。
重大精神疾病的患者死亡風險較正常人高, 平均壽命縮短11 至20 年。主要死因為心臟疾病,尤其思覺失調症
(Schizophrenia) 與躁鬱症(Bipolar Disorder,雙極性情感症) 患者發生率較高,歸咎其可能因素包含抽菸、惡劣品質的飲食與身體缺乏活動等等,但由於肥胖、糖尿病等疾病為心臟疾病的高危險因子,因此精神疾病用藥副作用一直是大眾關注的議題。
2012 年, 一個以失智症(Dementia)患者為研究對象,研究心肌梗塞與服用抗精神病藥物關連性的實驗,支持兩者間存在連結;這項結果再度引起大眾對於重大精神疾病患者服用藥物與罹患心律不整、心臟病及中風等病症關連性之重視,亦成為吳書儀醫師本篇論文的出發點。
創新實驗設計
過去相關實驗大都鎖定長期服用藥物抑或連續期間服用藥物的患者,對於短期服用藥物的個案無多加考慮,再加上受試者的生活背景與藥物使用習慣的複雜度,往往讓整體實驗設計難上加難。
因此吳書儀醫師先簡化研究範圍,利用健保署資料庫挑選,以思覺失調症患者與躁鬱症患者為樣本,比較其用藥習慣與心臟疾病的治療紀錄。此為本篇論文採用的獨特實驗設計,其他實驗中為了尋找合適的對照組,一般大多自健保署資料庫登載的精神疾病用藥者當中尋找兩組受試者,然而重大精神疾病患者大多經過治療,甚少未接受任何抗精神病藥物治療的患者紀錄可供比對;若為避免這種情形,而在一般人口族群中尋找,亦會面臨一般人與重大精神疾病患者許多健康習慣、生活環境與背景不相同的實驗干擾因子。因此,吳書儀醫師重新思考,因為比對的項目是用藥,將病人用藥前後的紀錄當做對照組便可以進行分析,而這樣的實驗設計下也因此讓她有了許多的意外發現。
本篇研究發現,罹患心肌梗塞的高危險群是用藥一個月內的年輕男性思覺失調症患者,而非慢性長期用藥者。亦即短期、低總劑量的用藥即引起心肌梗塞的現象,因此推測其原因並非長時間用藥導致新陳代謝混亂,致使脂肪堆積過多而引發,而是與心臟節律的問題相關。此項研究也發現年輕男性比例極高,相較之下,同年齡的女性與中老年人卻低很多,由此推測可能與睪固酮( 男性荷爾蒙之一) 會增加凝血風險與升高血壓有關。
原先對於重大精神疾病患者、心臟疾病與服用抗精神病藥物三者之間的關聯性研究,僅是要提供相關數據以輔助臨床醫師對患者的心臟疾病予以預防。但本篇論文卻意外地發現抗精神病藥物導致心肌梗塞的機轉,與導致代謝症候群的機轉不同。
目前這方面的相關研究仍十分缺乏,吳書儀醫師表示,這篇於臨床現象觀察角度出發的論文只是個開始,未來這些發現,會尋求與其他相關領域的臨床醫師以及基礎醫學研究學者合作,從中擷取更多線索,期盼減少服用精神疾病相關藥物可能帶來的危及生命之副作用,讓患者能獲得更好的臨床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