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知知
我希望藉著我的分享,能夠幫助社會大眾及因生病躲在黑暗角落裡的人。大家或許聽過躁鬱症,但並不是很清楚這個疾病是什麼。
1995年我開始在某醫院接受躁鬱症的治療,醫師開了重大傷病卡給我,但沒有清楚地告知我是躁鬱症,我也一直以為自己是憂鬱症,一發病就會想自殺。第一次住院在他院住了60天,接下來2年沒有吃藥,也不了解吃藥不吃藥有沒有差別,所以我就不吃了。後來轉到馬偕紀念醫院門診,發病好幾次,也住院好幾次。自殺的陰影如影隨行地恐嚇我,直到2010年除夕看到youtube上一個高中女生得躁鬱症的10分鐘短片,我非常驚訝這個人把我演出來了,我真的是一個病人。我常常不理解,自己不愁吃不愁穿,為什麼還會憂鬱,原來我生病了……。情緒低落的時候就想自殺、想撞捷運,有個男醫師問我:「你沒有犯罪殺人,為什麼要死?那樣死很難看。」但我仍然想死;更可怕的是,當我覺得快樂的時候,精力充沛容易發怒、富有創造力、自己很滿意自己,但其實可能是躁症發作。
之前雖然有就醫,也知道自己是躁鬱症,然而我討厭聽到「躁鬱症」這三個字。這三個字是如影隨行的惡魔,還會讓我聯想到「自殺」,聽到就讓我不舒服。甚至在心理治療中我都要小小聲地用英文說出「suicide」,因為我覺得我一聽到自殺,以前生病時種種不堪或危險都會歷歷在目,我沒有辦法承受。但是經過心理治療,我學會接納自己的生病,學會注意自己的睡眠量、活動量、疲倦、月經、精神科藥物使用和情緒之間的關係,進而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我現在已經2年以上沒有住院,這2年也沒有自殺的行為,討論到自殺也不會那麼害怕。
我想藉我的分享安慰受苦難的患者,儘管躁鬱症可能需要終身服藥,但與醫師和心理師合作,把自己病情管理得好的話仍可以和一般人一樣工作、生活,對於服用的躁鬱症藥物要心存感恩,因為科技發展的進步,發明了新藥使精神科醫師能對症下藥,疾病才能快速度受到控制和治療,如果沒有藥物的幫助,可能很難治療,甚至像梵谷、海明威、費雯麗等一樣,毀了寶貴的生命,這樣是很不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