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自己願意,不然沒有任何人可以幫你

文/甲〇〇

「你們站在光明處,指點我要怎樣走出陰暗處;但是,我需要的是,一個人願意進來陰暗處,坐下來陪我。」活著這件事,對我而言像在陰暗幽谷中行走,看不到前面,也看不到後面,不知道自己身處何處,遑論瞭解身處此地的意義。
2009年2月到林承儒醫師的門診就醫,很快地被照會到自殺防治中心,開啟和陳淑欽心理師會談5年的序章,在這之前因諸多原因曾與不同心理師進行會談。起初不認為會持續這麼長時間的會談,一晃眼就到2013年12月結案,中間經歷2011年陳淑欽心理師到美國學習辯證行為治療,2013年林承儒醫師前往澳洲進修,轉換至吳書儀醫師的門診。
6年中有痛苦、有膽怯,當然偶爾也會覺得充滿能量。即便大部分歷程已然飄渺遠走,每個生死交錯,時而想死時而想活的時刻,仍是深刻又清晰。
曾經看過一部關於憂鬱症的紀錄片,片中病友如此描繪生病歷程:「在這條路上,是很孤單的,因為你不可能叫別人跟你一起生病。」孤單又無助是陷入憂鬱時,最常出現的情緒;當自己糾結成一團時,知道有人依舊關照、支持,是種溫暖的經驗。必須坦言自己不是個良好的辯證行為治療團體成員,參與辯證行為團體時,沒能好好專注在技巧學習中,而林醫師和陳心理師仍舊願意花時間關心我,讓我瞭解自己原來沒那麼孤單。
偶爾會後悔自己沒能在會談歷程中,多點勇氣面對更深層的部分,但我相信在每個當下,已用了自己當時所擁有最大的勇氣往前挪動一些,同時要謝謝陳心理師、林醫師和吳醫師包容我這個經常賴在原地不動的個案。
陳心理師、林醫師讓我體會到覺察自身極限的重要性,這段猶太教教義或許能摘述5年中的學習與改變:「倘若你不為自己的人生而活,究竟誰要為你的人生而活?」
曾經懷疑自己會在病程中不斷支離破碎,無法找到完整的意象,一如托爾斯泰於讀書隨筆中寫道:「每一個人,不論他是哪一國人,他們首先是人,即是有理性、有愛心的生物。」轉至吳醫師門診後,感受到自己在成為病人前,首先是人,開始重新珍視自己,將支離破碎的意象緩緩拼回,謝謝吳醫師耐心的陪伴我尋找遺落的碎片。
最後,謝謝這6年,有妳們同行,讓我有機會體驗這一切,沒有在某個憂鬱情緒淹沒時,提前離開這個世界。
書寫本文的現在,很難說已經從幽谷中走到光明處,但或許已更有勇氣、力量與幽谷中的一切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