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的關懷

文/馬偕兒童醫院兒童一般科暨兒童急救加護科主任邱南昌

馬偕兒童醫院終於成立了,這是對於馬偕紀念醫院兒科工作夥伴多年來努力的肯定,也是將馬偕兒科文化更加發揚的良好契機。若比較各醫學中心兒科所占全院服務的比重,就不難發現長久以來,儘管馬偕紀念醫院在各方面都卓有成就,但真的是個特別重視兒童與婦女的醫療機構。所以當初政府鼓勵設立兒童醫院時,在院方和董事會的大力支持下,就緊鑼密鼓地整建,讓兒童病房有了全新的面貌。但除了硬體的改善之外,在此更想提的是軟體方面的馬偕兒科文化。

兒科 充滿關懷的家庭
20多年前加入馬偕兒科時,憑的就是道上消息:「要走兒科就該去馬偕」這句話。才一上班就立刻感覺這裡與過去見習、實習時所接觸的地方截然不同。「視病猶親」是馬偕兒科的傳統文化,醫護人員首要的考量是病童和家屬的最佳利益,沒有高高在上、道貌岸然的「專業形象」,取而代之的是親切溫暖的照護。在住院醫師的訓練過程中,老師會要求檢討有沒有做不必要的檢查、是否給予不必要的治療;從老師的身教中學習到給予家屬明晰的病情說明,並安撫緊張的病童。我一直覺得自己很幸運能夠在這個充滿人性關懷的「家庭」裡工作,相信有此感受的人也不在少數。

有些年輕父母難以負擔醫療費用,幸有馬偕的社工不僅在經濟上給予莫大的幫助,也在心靈方面提供強大的支持。其實有時候醫護人員也會幫點忙,像是免費做檢查或是尋找免費的藥物。至於在工作以外的時間查看病人、陪伴病人更是家常便飯,也有熱心的阿姨、叔叔休假時帶已出院的小病人出遊。雖然許多人是犧牲自己的時間和精力,不少工作夥伴卻甘之如飴。或許這也是為什麼醫院常像市場般人潮不斷的重要原因。

讓關懷持續
有付出也有所得。最近碰到已經20歲的「老」病人;當年他的腸子幾乎全部壞死切除,僅能依賴點滴全靜脈營養給予生存的支持,前前後後也不知得過了多少次各式各樣病原體的感染,沒人敢說撐不撐得過去;再次看到已長大的他,只能在心裡說個「爽」字。

當然也有不少改變不了天命的時刻,但在病童離去時,聽到家長仍然感謝為他們多爭取了點能與孩子相處的時間,就感覺醫護人員的辛苦都值得了。孩子生病時,全家人的壓力都很大,當然免不了有時醫護人員會成為出氣筒。在SARS口罩供應缺貨時期,卻有平時被認為是愛挑剔的家屬不知從何處弄來了一堆N95口罩送給我轉給工作人員。也碰過初次看診卻帶不夠錢而向我借的家長,幾個月後在醫院大廳意外被叫住還我錢。我在馬偕服務的這些年,見識了許多人性的美麗與善良。源自於真心的關懷是馬偕兒科所顯現的過去,未來馬偕兒童醫院亦將本此精神,繼續守護孩子們的身心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