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行醫生涯

文/馬偕紀念醫院新生兒科資深主治醫師張瑞幸

「張醫師,那位實習醫師小時候生病在我們醫院住院時曾被當R2的你照顧過。」總醫師的一句話讓人驚覺時光飛逝,來到馬偕當一位小兒科醫師轉眼間已經22年了。

當年會選擇讀醫學系其實沒有多偉大的理由,隨著姊姊的腳步選擇了自己和家人都認可的人生方向。見習的時候想走神經內科,選科時選了非四大科、生活品質不錯的科系,僥倖獲得錄取。不過因為二姊在馬偕服務,想想馬偕小兒科名聲不錯,也申請看看好了,結果上榜了,這下倒成了自己的困擾。當時正好在某大醫學中心小兒科實習,良好的學術氣氛,加上在急診室看急診第一線和小朋友接觸,指導學長們一句「你很適合走小兒科」,撼動了我的心,使我來到這一待20幾年的地方。

需要耐心、細心的新生兒科
住院醫師的生涯一開始是讓人覺得很辛苦的,照顧病人、查房、接住院病人、處理病歷等雜務,不時還要做病例報告,R1的時候常常7、8點才回家。一個月值10班,在台東分院時還值過12班。星期六值11樓病房,大概要接20個新住院病人,從值班一開始忙到接完病人,寫病歷時望向窗外,已是曙光乍現。自己也曾動念累得不想做了,但想想自己捨棄了生活品質好的科系來到這裡,這不是選己所愛嗎?但為何不堅持愛己所選呢?咬咬牙也把幾年的住院醫師生涯順利的走完了。

選擇科別時,考量新生兒科雖然是一個需要花費心力和細心耐心的科別,但適合喜歡臨床實作勝於研究學問的我。自己也特別喜愛那些不會說話、完全無邪、像張白紙般純真的新生兒和小嬰兒,和他們說說話互相對望時,他們天真的反應讓人心情馬上亮起來。再則本院新生兒科有良好的傳承,前輩打下的基礎與不時認真的指導和叮嚀,也使我選擇了這個豐富溫馨的團隊。

這幾年肩負新生兒加護病房中半數病人的照護,除了出國以外手機24小時開機,隨時都得承擔那些小生命生理狀態的起起伏伏。經過整個團隊這些年來的努力,小小早產兒們的存活率比以前顯著提升,但醫療品質的追求則是永無止境,也是我們進步的動力和壓力的所在。我想做為一個新生兒科醫師,照顧不斷出現的危重症新生兒病人,尤其是早產兒,讓他們能脫離困難健康長大,這就是我們工作的意義與成就感。從事急重症醫療當然辛苦,但透過一點一滴的努力與付出,孩子和家長給我們的回報會讓我們不會懷疑自己工作與事業的價值。

前些日子一個來自東南亞的外籍媽媽突然獨自出現在門診,她的孩子6個月大,唇顎裂加軟喉症,經過數次的醫療處置,最近終於吃得好,長得活潑健康。與她們幾個月下來的互動,覺得自己和醫療團隊就是做了該做的事,給孩子帶來得之不易的健康。爸爸本身是藍領階層,為人誠懇,端午節前夕專程前來送我一分小禮物,祝我佳節愉快,並表達他們的感謝。我從來不曾去想他們夫妻對我們的照顧是否懷有感恩的心情,但這樣誠懇的表達的確讓人心裡覺得溫暖。

在這麼忙碌的工作之下,醫師還可以同時照顧好家庭嗎?這一點在我的人生中是有一些缺憾。這些年來我盡力參與孩子的一切,學校活動幾乎不缺席,安排他們上適當的學校,找適合的老師,關心他們的成長和需要,以有限的時間盡力陪伴他們。還好兩個兒子長得高壯貼心,今年的大學和高中入學也都如願以償。我想家人若能齊心付出,一個忙碌的小兒科醫師還是可以兼顧家庭和事業,但絕對是需要有所犧牲,且需要家人的彼此體諒。

孩子,尤其是新生兒是那麼純潔而且充滿希望的,雖然從事新生兒急重症照護是一分花費心神與時間的工作,但這個工作的意義與價值讓我持續而不悔。希望自己有機會調整一下現在忙碌而有點難以掌控的步調,能夠多停下來審視再出發,相信對自己對團隊和病人都好。希望馬偕新生兒照護越來越好,與我的團隊夥伴們共勉勵,也期待更多新血輪的加入,繼續發光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