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營養服務概觀

文/營養醫學中心台北營養課營養師趙強

「營養師,XX床的李阿媽這次住院第一次放鼻胃管,家屬想知道回家後可以準備什麼……」
「營養師,XX床的趙先生是癌症病人,病人和家屬有營養方面的問題想問……」
「營養師,XX床灌了醫院的配方後一直拉肚子,家屬說病人不能喝牛奶,所以不要再給牛奶了……」
「營養師,XX床的醫囑是每日1500大卡,水限800西西,可是膳食系統沒有800西西的選項……」

‧‧‧‧‧‧‧‧‧‧‧‧‧‧

臨床營養師主要的日常業務,是對住院和門診病人,提供營養評估與治療和給予營養諮詢衛教。但營養師的工作並不僅限於此,其他還包括跨領域醫療討論會/ 讀書會、醫護人員營養在職教育、社區營養講座、營養科系實習生課程,以及配合主管機關指定的各項對外活動(減重課程)等。身為醫學中心的一分子,更需要主動找問題做研究,或是參與其他科別的研究計畫,在專業學會發表。
每天穿梭在病房或在門診的臨床營養師,服務對象主要是病人和病人的照顧者,包括家屬、住院看護、長期看護,但也包含醫師、護理及其他醫事職系的夥伴。
臨床營養師針對病人提供的服務項目,主要是針對各類疾病(例如糖尿病、高血壓、痛風、腎臟病等慢性病,癌症、手術、重症……等)給予飲食治療建議與衛教;對於特殊的疾病需求給予適切的飲食計畫與指導(例如管灌配方、流質配方、低蛋白點心製作……)。需要體重控制或減肥的大人或小孩,則是另一群需要費心的族群。另外,在生命期各階段中,例如嬰幼兒、兒童、青少年、懷孕、哺乳、老年等不同時期,各有其特殊需求,也是營養師要注意的重點。
建立營養篩檢標準流程 提供全面性照護
醫院的住院病人眾多,由於營養師的人力有限,無法為每一位病人提供面對面的營養服務,所以對於營養不良高危險群、可能發生營養問題的癌症病人、出院準備以及出院14日內再入院高危險群等狀況,已陸續發展並設立「營養篩檢標準作業流程」,以病人入院後由醫師及護理人員所進行的身體與護理評估資料為基礎,借助電腦進行營養評估,篩檢出有營養問題的個案;再加上一線醫療人員主動發掘出需要營養介入的個案,使病人可以在入院後獲得妥適的營養治療,並銜接出院後的持續照顧。
而入住加護病房的新病人,則每一床都需要被訪視與評估,以配合醫療處置,給予適當的腸道或靜脈營養支持。針對院內需要特殊營養支持的病人,在許自齊醫師的領導下,院內在早30年前即成立營養醫療小組,由各科醫師、營養師、藥師、護理師等人共同研討制定並執行照護流程,使病人可以獲得足夠的營養支持與照顧。
目前的營養門診,除了可以接受所有科別營養相關問題的一般營養門診外,還設有糖尿病照護、慢性腎臟病照護、瘦身保健、代謝營養、兒科營養等專科門診。未來為因應癌症病人治療門診化的趨勢,更將為接受化療、放療之癌症病人設立癌症專科營養門診,讓病人可以得到全面性的照護。

營養師建議澱粉、水果類可利用磅秤測量,控制適當的份量。

營養師提供原則 病人可依細節調整
營養師在衛教時,常有病人不願意執行營養師所給予的指導與建議,覺得營養師教的內容好難執行。
因為營養治療會牽涉到病人及病人家屬的飲食行為,因此衛教的基礎在於針對個人的營養狀況評估,同時考量病人及病家的日常生活與飲食習慣,不能只是給予知識的教導,而是要依據病人的狀況,在與病人或家屬商討後,按照SMART的原則(S=Specific、M=Measurable、A=Attainable、R=Relevant、T=Time-based),給予有點難又不會太難,可以在一定期限內執行,並且能夠達成的明確目標,才能幫助其控制或改善病情。
某次糖尿病病友聚會中,一位病友這麼說:「營養師的話聽聽就好,不要當真,因為他們不是病人,沒法兒真的能體會病人的苦……。」
我認為這位病友所說的,也對,也不對。
這種狀況在似乎在糖尿病病人身上特別明顯。同一位病人在不同的時空狀況下吃了一模一樣的食物,血糖的反應卻硬是不同,其中可能的影響因素包括了病人的用藥、身體疾病狀況、運動、吃的時間點等等。若是吃不同的食物時,血糖的變異狀況之大,就更不用說了。因為每一位病人都是獨特的個體,所處的狀況也非一成不變,營養師只是提供經過研究統計的通則,個別的差異性則需要經過再觀察與溝通,才能被發現和解決。
誠如另一位病友所言:「營養師可以給我們飲食『原則』,至於『細節』則有待自己慢慢調整。」營養師可能不是病人,可能真的不能完全體會病人的苦。但是營養師確實可以針對疾病提供一些有用的資訊。
所以我常說:「病人是我最好的老師。」也因此,臨床營養師之於病人是亦師亦友的角色,需要時間來建立彼此的了解與信任,才能真的做好並達成營養治療的目的。

‧‧‧‧‧‧‧‧‧‧‧‧‧‧

「營養師,XX床張先生是糖尿病人,今天上午將辦理出院,家屬希望營養師可以教導回家的飲食……」
噢喔!出現需要隨傳隨到的個案,營養師必須馬上出動,下回有機會再聊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