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健康指標 華人不全然適用-專訪林君璐醫師、洪崇烈醫師

心臟內科與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合作
心臟重塑揪出糖尿病初期病徵-專訪林君璐醫師、洪崇烈醫師

文/淡水馬偕紀念醫院醫學研究部研究助理柯俊銓

訪談主題期刊:Cardiac Structural Remodeling, Longitudinal Systolic Strain, and Torsional
Mechanics in Lean and Nonlean Dysglycemic Chinese Adults. Circ Cardiovasc Imaging. 2018
;11(5):e007047.

每一位受訪醫師都有相同期許-即使臨床研究期刊因其專業領域對一般人而言有區隔性,但仍希望能透過期刊訪談,將研究中的寶貴訊息傳遞給讀者。正是因為這種老嫗能解的崇高理念,本次訪談特別由責任作者洪崇烈醫師與第一作者林君璐醫師一同加入受訪行列。

會有這樣難得的雙受訪者機會,緣於這篇期刊是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與心臟內科一同合作完成。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林君璐謙虛表示,憑一己之力絕對無法完成這樣大規模而完整的血糖異常之心肌病變研究,務必要有合作信賴的心臟內科伙伴協助才能展現這塊拼圖的全貌。

現今研究界,一向是歐美國家領頭,因此臨床期刊多數臨床期刊研究對象都是以歐美人種為主,但在歐美人種身上表現的生理模式並非放諸四海皆準,長久以來的研究發現在其人種身上往往會有迥然不同的情形。

本篇期刊的研究背景為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ices, BMI)與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正關連性,在華人與歐美人種身上有差異性表現,導致糖尿病與心血管相關疾病預防上的困難,由此需求所衍生出的實用性臨床心臟組織變化與血糖變化的協同比較關連結果。

在華人族群中,身體質量指數低( 纖瘦)的人常會受到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的威脅,反觀在歐美人士卻是在身體質量指數高( 肥胖)的人才會出現。目前,血糖異常的華人成人發生心臟重塑(cardiac remodeling) 現象與此類心臟機制如何控制調整的資訊仍屬陌生,因此這篇期刊的目標就是針對華人成人族群的「身材」、「血糖變化」與「心臟結構變化」,進行三者合而為一的串聯性臨床觀察,一網打盡在華人族群身上三者間的獨特關係。

心臟組織變化觀察

心臟重塑,顧名思義就是心臟結構重新建立塑形。心肌細胞、非心肌細胞與細胞外基質在經歷血壓變化或其他因素影響促使基因改變表達方式,造成心臟的結構、代謝和功能全部重新建立新的模式,稱為心臟重塑。心臟病常提到的「心室肥大」就是其中一種重塑模式。

早期高血壓引發心臟的變化包括左心室肥厚、心房擴大與舒張功能異常等。利用亮點追蹤超音波(speckle tracking echocardiography)可測量出左心室的形變程度,例如全心室縱向心臟收縮應變(global longitudinal systolicstrain)可偵測左心室細微的收縮障礙,這是本篇期刊中觀察心臟組織變化最關鍵的技術。

對照血糖監控數值

期刊中搭配對照的血糖監控數值有兩類:空腹血糖(fasting glucose) 與糖化血紅蛋白(glycoslated hemoglobin, HbA1c)。先將表面無病徵的受試者以兩種方式分類:(1)非糖尿病( 空腹血糖< 100 mg/mL;HbA1c < 5.7%)、糖尿病前期( 空腹血糖100-126 mg/mL;HbA1c 5.7%-6.4%) 與糖尿病;(2)纖瘦(BMI< 23 kg/m2) 與非纖瘦。

結果發現華人族群成人中,即使呈現低血糖的人仍具有糖尿病前期與糖尿病的情形,並在臨床上出現心臟重塑與心臟收縮異常。這些個案若以原本國際標準來看根本無法察覺異常,在纖瘦的人身上情況更是如此。由此可知,華人族群本身並不適用以歐美人種為研究基礎的健康指標。

猶記得訪談開始,林君璐醫師提到曾向洪崇烈醫師表示目前糖尿病預防診斷技術無法突破,當時洪醫師建議可由觀察心臟重塑現象作為判斷糖尿病出現的依據,雙方因此合作。

利用觀察細微的心臟重塑現象,更早發現糖尿病初期的病徵,以達到更早期的預防治療。洪崇烈醫師的創舉遠見,令我想起「韓非子‧ 喻老」中的一段話「天下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欲制物者於其細也」,意思是天下間的難事與大事必定從簡單與微細開始,因此若想要控制事物,就要從其細微時著手。

洪醫師開發出這種檢測方法在糖尿病「未有形而除之」,而非在病情嚴重治療讓病人備受折磨,這才是正確的治療之道。除此之外,這次的研究更衍生發現華人族群的特殊體質,訪談結束之前,洪崇烈醫師表示華人族群或許可自成一個系統,以其為研究基礎開發出合適華人族群的指標,這個願景成就在未來必定對華人圈大有助益。

而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的領域,放眼望去除了糖尿病以外,仍有許多疾病需要早期發現去除,期待跨科別與專業的腦力震盪與創新開發,能一同提升臨床疾病預防治療的技術,以嘉惠更多病人擺脫苦痛折磨,獲得健康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