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兒童大腸激躁症

■台北院區婦兒科門診護理師李寶惠

在兒科胃腸門診中有遇到過家屬帶著病童來求診,內容大約主訴小朋友這半年來常常覺得肚子疼、腹脹、平均一天拉肚子2-3次,解完便會較舒服,但這情形常常發生,甚至是學校要考試時更嚴重,病童也有在診所看診,吃藥有改善,但又無法完全好,讓家屬及病童覺得好苦惱。對於這樣的患者,醫師會根據家屬及病童所提供的主訴做相關的評估、檢查及檢驗後,告知病童可能是罹患大腸激躁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大腸激躁症又稱為大腸急躁症、腸躁症、刺激性腸症候群、急躁性腸症候群、腸躁症候群。是一種腸道的功能性異常,這種疾病的症狀相當複雜,有人易腹瀉、有人易便秘、有人則腹瀉與便秘交錯發生。但這種病症有幾個共通特點,其症狀通常是會反覆發生、屬於慢性問題;不會合併血便、黑便、發燒等其他症狀;不影響營養吸收,體重不會減輕,但腹瀉嚴重者,仍可能造成影響,尤甚是孩童患者。腸躁症沒有致命的危險性,也無法看到或客觀的評估。然而,腸躁症會影響睡眠、工作、生活、飲食、休閒等,甚至會引起憂鬱及焦慮。這些症狀無法以手術的方法解除,也不會導致死亡或轉變成癌症。身體上也沒有任何改變可以檢查的到,而且一些臨床上的檢查皆是在正常範圍內。

腸躁症的症狀是以不同程度的腹痛及腸道功能的改變為主。其主要的症狀像是持續的下腹痛、排便習慣的改變、腹部脹滿感或明顯易見的腹脹、老是有解不乾淨的感覺。症狀偶爾會因為進食而加重,但常會隨著排便而有所改善。除了腹痛以外,或許會出現便秘或腹瀉或兩者交替出現的狀況(便秘型、腹瀉型及交替型),會有裡急後重的感覺,覺得大便老是解不乾淨,出現可見的腹部脹大及腹部脹滿感,有時候糞便會帶有黏液。少數患者會伴隨有頭痛、背痛、胸口燒灼感、噁心、倦怠感或頻尿的情形。

引起腸躁症的真正原因仍然不明。腸躁症的症狀被認為是腸道功能的障礙而非器質性的病變所引起。亦即以現今的技術無法明確的檢測出任何的異常。病人症狀的發作可能與壓力、食物、藥物或腸道感染有關,其中主要的因素可能與情緒上的壓力有關。此病多有家族史,且成人若是腸躁症患者,追溯其嬰兒期會發現其大便次數多半有增加情形。

目前最廣為接受及使用的診斷標準是1999年制定的Rome II Criteria:就是過去一年內有12星期或以上的腹部不適或疼痛的症狀(不須連續),且合併有下列三種情況的兩種:1.排便後症狀改善2.排便次數改變3.大便軟硬改變。在有症狀之時日或場合中,至少有四分之一時間發生以下一種或一種以上的症狀,這些症狀並非診斷所必需,但出現愈多,醫師對大腸激躁症之診斷就更具說服力:
1.異常之排便頻率(一天多於三次或一週少於三次)。
2.異常之糞便型態(硬塊或稀軟便/水便)。
3.異常之排便型態(用力、急迫或感到大便解不乾淨)。
4.排出黏液。
5.脹氣或感到腹脹。

當懷疑兒童為腸躁症,建議家長應先就醫檢查,排除其他相似的疾病症狀,如:乳糖耐受不良、大腸癌等。兒科醫師常作檢查包括腹部X光、腹部超音波,病童若有腹瀉症狀,會進一步作糞便分析並檢驗是否有寄生蟲、阿米巴原蟲等。應調適心理、適應壓力,若是可能盡量避免給自己太過的壓力,必要時可諮詢心理醫師。正常的作息、規律的運動、保持愉悅的心情,避免刺激性的飲食,如:咖啡、茶葉、可樂等以及避免易脹氣、辛辣或太油膩的食物。攝取足量的高纖維性食物,如:蔬菜、水果、全麥食品等。藥物的使用上,一般是以病人的主要症狀來用藥。

目前腸躁症並無法根治,治療的目的在於減輕症狀及減少發生的次數。腸躁症在兒科門診求診大多為青春期孩童,可能是這年群的孩童飲食、生活習性等已和成人相同,須面臨課業壓力與人際關係等社會化模式已漸多,他們亦較懂的表達不適之症狀,所以求診者也愈多見,然而在現在快速生活步調的社會中,大腸激躁症也許是不致命,卻令人很討厭的毛病。在有經驗醫師的問診及檢查下,相信有此困擾的患者們,可以得到良好的治療。

感謝兒科胃腸主治醫師陳偉燾醫師撥冗審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