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代謝症候群

■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詹欣隆

世界衛生組織(WHO)、美國國家膽固醇教育計畫成人治療指引第三版(NCEP ATP III)、國際糖尿病聯盟(IDF)等機構,陸續提出「代謝症候群」一詞,並給予定義及診斷標準。由於代謝症候群是腦血管疾病、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的組合,所以被認為與這些疾病的併發症密切相關。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於2006年修定的判定標準,下列五項組成因子,符合三項(含)以上者即可判定為代謝症候群:
(1)腹部肥胖:男性腰圍≧90cm,女性腰圍≧80cm。
(2)血壓偏高:收縮壓SBP≧130或舒張壓DBP≧85mmHg。
(3)空腹血糖偏高:FG≧100mg/dL。
(4)三酸甘油酯偏高:TG≧150mg/dL。
(5)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過低:男性<40mg/dL,女性<50mg/dL。
依據台灣2006年三高盛行率調查報告顯示,男性與女性罹患代謝症候群的比例分別為20.4%和15.3%,合計為17.6%。代謝症候群病人罹患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率的機率,男性是2.26倍、女性是2.78倍;罹患糖尿病的機率,男性約1.44倍、女性約1.38倍。
而代謝症候群的相關疾病,如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病變、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等的死亡人數,在2006年的總死亡人數中占30.4%,遠高於惡性腫瘤的28.1%。

拒當三高一族
根據2005年國民健康局的一項大規模研究發現,1203位代謝症候群病人中,83.3%的人有腹部肥胖的現象(男性腰臀圍比值超過1.0,女性超過0.8),顯示代謝症候群與腹部肥胖關係密切。
且男性腰圍超過90公分,女性超過80公分,健康就可能亮起紅燈,有更高的機會得到代謝症侯群及或變成三高一族(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

全面性因應及對策
衛生署2003年全民健康保險醫療統計報告中顯示: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及腦中風之門住診費用高達497億,就診人數達474.8萬,而癌症的門住診費用為220.7億,就診人數為31.7萬。
整體代謝症候群之門住診費用比癌症之門住診費用高出達2.25倍。顯示代謝症候群導致糖尿病、腦血管疾病、心臟病等盛行率、死亡率不斷攀升,醫療費用上漲,相關疾病併發症影響生活品質或健康照護系統負荷增加,因此政策上的因應及對策有其迫切性與必要性。

規律作息有效控制
代謝症候群與飲食、生活習慣息息相關,若能積極導正,就可免於心血管疾病的威脅。預防代謝症候群最好的方法就是改變生活型態,如規律的生活作息、健康飲食、規律運動等,減少動物性脂肪、精製糖的攝取;多攝取高纖、少油食品。飲食調整還包括低油、低鹽與低糖的飲食,藉此達到減肥及減腰圍的主要目標。減肥方法很多,但是對付代謝症候群的減肥方法是均衡低熱量飲食,多吃蔬菜與適量水果加上運動,民眾若需使用藥物或手術,則必須在臨床醫師的指示及監測下方可安心進行。
如果能在代謝症候群的明顯症狀徵候出現前,即時找出代謝症候群的個案,積極改善生活型態,應可減緩進展成糖尿病,以及降低將來發生心血管疾病的機會。
(文中部分文字數據引用自衛生署及健保局代謝症候群照護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