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偕紀念醫院耳鼻喉科資深主治醫師李振川
頭頸癌是指位於頭頸部除腦癌外的惡性腫瘤,其中口腔癌約占六成、鼻咽癌二成,另外口咽癌、下咽癌、喉癌、鼻竇鼻腔癌、唾液腺癌等則較少見。根據衛生福利部資料,口腔癌居國人癌症發生率第四位,僅次於肺癌、肝癌和大腸直腸癌。在各種癌症中,以口腔癌的增加幅度最驚人,侵襲的對象多是中壯年階段的男性。
已知的危險因子有家族遺傳、基因變異、EBV病毒、HPV病毒感染,以及長期吸菸或吸二手菸、酗酒、嚼食檳榔等環境與個人生活習慣。許多患者原本是家庭重要支柱,卻因癌症侵擾頓失健康,整個家庭也隨之受到影響,不論是對個人、家庭或社會,都造成極大的衝擊與傷害。
常見頭頸癌的症狀
1. 口腔癌:口腔癌以罹患舌癌及頰黏膜癌最常見。徵兆為口腔內黏膜組織異常變化( 白斑、紅斑、纖維化)、超過兩週仍無法癒合的潰瘍型腫塊、不明原因的腫塊併疼痛或麻木感、淋巴結腫大等。
2. 鼻咽癌:鼻咽癌的徵兆為頸部有異常的硬塊( 淋巴結腫大)、耳朵有悶塞感( 中耳積水)、頭痛、鼻出血、視力模糊或雙影、臉部麻木感等。
3. 口咽癌及下咽癌:口咽癌以扁桃腺癌,下咽癌則以梨狀窩癌的比例較高。口咽癌與下咽癌皆位於口腔後側或深部靠近食道處,兩種癌症的症狀頗為類似,但早期症狀較不明顯,有喉嚨痛、喉異物感等非特異性症狀表現,但容易併發頸部轉移是共通特點;晚期則會出現進食吞嚥困難、構音異常、耳部轉移性疼痛等。
4. 喉癌:喉癌的症狀有聲音嘶啞、吞嚥困難且伴有疼痛、呼吸不暢等。
如何診斷頭頸癌?門診首先會檢查頸部、口腔及咽喉否有腫塊,也可能會用內視鏡,詳細檢查頭頸內部。如發現有腫瘤,需要施行病理組織切片,病理切片證實後,會開具證明申請重大傷病身分,另行安排住院詳細檢查( 超音波、電腦斷層、核磁共振及正子攝影),確定期別,多科醫師會診及團隊會議後擬定治療計畫。
頭頸癌的治療
頭頸癌的治療方法包含手術治療、放射治療以及化學治療。會根據腫瘤型態、大小、期別、腫瘤位置和病人的健康狀況,擬定客製化的治療計畫。手術治療包括廣泛性切除手術、頸部淋巴切除手術,整形重建手術、微創手術( 內視鏡導航手術、顯微雷射手術、達文西機械手臂) 等;放射治療包括強度調控放射線治療(IMRT),到螺旋刀、電腦刀、銳速刀、亞瑟刀等影像導航放射線治療(IGRT),以及質子射束治療等;化學治療包括傳統化學治療、標靶治療、免疫治療等。
常見頭頸癌的治療
1. 口腔癌:以手術為主。早期可施行廣泛性切除手術、廣泛性切除手術併頸部淋巴切除術;晚期以廣泛性切除手術併頸部淋巴切除術及整形重建手術為主,術後根據病理報告決定是否加輔助性放射治療或化學治療。
2. 鼻咽癌:早期施行同步化放療為主;晚期則施行同步化放療加輔助性化學治療。
3. 口咽癌及下咽癌:主要以病理組織報告為根據,若HPV (P16) 陽性,則以同步化放療為主;若HPV (P16) 陰性,則以手術為主。因受器官保留概念影響,手術方法可施行顯微雷射手術或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術後施行化放療。
4. 喉癌:因受器官保留概念影響,以顯微雷射手術或同步化、放療為主。
戰勝頭頸癌
面對癌症,最重要的還是:預防勝於治療!頭頸癌中的鼻咽癌主要與遺傳基因有關,如果家族中有人曾罹患鼻咽癌,則一等親都應定期接受篩檢;至於口腔癌、咽喉癌與嚼檳榔、抽菸、酗酒等危險行為關係密切,務必定期篩
檢遠離菸、檳、酒;另外頭頸癌的病人容易發生第二原發腫瘤(second primary),可能發生在口腔、咽喉或食道等其他部位,必須長期追蹤,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若發現有頭頸癌的徵兆,請及早就醫,諮詢專科醫師,經由多科團隊醫師合作,做全盤性考量及評估,擬定個人化的治療策略,以提升治療的成功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