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淡水馬偕紀念醫院醫學研究中心研究助理柯俊銓
訪談主題期刊:Synergistic effect of hyperglycemia and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status on colorectal adenoma risk.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17;102(8):2744-2750.
馬偕紀念醫院健康檢查中心主任胡光濬醫師(上圖)平日事務繁忙,好不容易敲定這次的訪談時間,對一般人而言應該是輕鬆的週六上午,他與其他醫護人員卻仍在繁忙工作。在訪談之中,他侃侃而談時眼神不斷左右變化,偶爾才會抬頭凝視我片刻,在心理學上,這代表他的大腦一直在處理事務中,因此我不敢耽誤他太多時間,希望盡快地將訪談順利完成。
胡醫師是胃腸內科醫師,進修研究期間曾接觸腸道微生物對人體健康影響的資訊。過去臨床研究發現與證實,某些腸道微生物會分解魚類、雞蛋和肉類,產生一種常見名為氧化三甲胺(Trimethylamine N-oxide, TMAO) 的膳
食化合物,此化合物會引發心臟疾病;存在於革藍氏陰性(Gram-negative) 細菌外膜中的脂多糖(LPS) 或脂寡糖(LOS) 等內毒素(endotoxin)也與人體某些疾病具有一定關連性,以上兩者目前已成為許多學者利用血液生化檢查追蹤對應疾病的參考指標。
現代亞洲族群的腸胃道疾病中最普遍常見的致病菌是幽門螺旋桿菌(Helicobacterpylori),幽門螺旋桿菌不僅屬於革藍氏陰性細菌,在過去研究中它與糖尿病(diabetes) 被個別證實是造成結腸腺瘤(Colorectal Adenoma)
的風險因子,但這兩者之間對於造成結腸腺瘤是否有協同性尚未被證實。因此胡光濬以馬偕紀念醫院的病歷紀錄進行回溯檢視驗證是否有這種可能性,基於醫院的病歷紀錄項目詳盡,故能將研究族群的內部差異降至最低,以確保分析結果上的準確度。
本篇研究論文的觀察重點是將病人的胃部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狀況、血糖數值變化與結腸息肉的進展程度三者進行相互比較,因此患者的篩選標準是採取體檢前無明顯病徵且同一天接受雙向內視鏡(bidirectional endoscopy) 的
檢查者為主。
所謂的雙向內視鏡是分為上消化道內視鏡(Esophagogastroduodenoscopy, EGD, 簡稱胃鏡) 與結腸內視鏡(Colonscopy),前者如字面上意義可檢查食道、胃部與十二指腸的內壁,後者則是檢查大腸與結腸的內壁,依照觀察的結腸息肉發展程度進行分類記錄;血糖數值變化依據來自糖化血紅素(Glycated hemoglobin,Hemoglobin A1c, HbA1c) 測定,人體血液中的紅血球中含有血紅素(hemoglobin),當血液中的葡萄糖進入紅血球和血紅素結合後形成糖化血紅素。紅血球平均壽命為120 天,附在血紅素的葡萄糖上不易脫落,因此檢查血中的糖化血紅素濃度可知悉體內至少前2-3 個月的血糖變化情況,在2009 年美國糖尿病學會提出HbA1c ≧ 6.5% 作為糖尿病診斷標準,因此HbA1c 已經成糖尿病的診斷工具與血糖追蹤的依據指標。
經過統計分析後發現,如果以HbA1c 為基準去看,無論患者是否感染幽門螺旋桿菌,隨著HbA1c 升高,罹患結腸腺瘤的風險也逐漸提高,當HbA1c ≧ 6.5% 時,其風險提高比例更多,尤其是在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患者中
更是如此。若換成以是否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為基準,在HbA1c ≧ 6.5% 時,有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患者比沒有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患者具有更高的罹患結腸腺瘤風險,相對於HbA1c正常且無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受檢者,其風險上升4.8 倍。這個結論明顯指出幽門螺旋桿菌與糖尿病兩者間,的確對引發結腸腺瘤有加成協助的效果。目前對此結果的可能推論是幽門螺旋桿菌的產物刺激人體免疫系統的活化促使細胞再生存活,最後引發腫瘤發生,因為糖尿病會改變腸道通透性使幽門螺旋桿菌的產物更加容易進入人體作用。
訪談結束之際的閒聊之間,胡醫師表示人們對微生物的誤會很深,現代臨床醫學已經證實腸道共生微生物與人體免疫系統有密切的互動依存關係,人類生活飲食變化造成腸道微生物菌相的消長,造成許多新型態疾病因此而生。但由於尚未普及明顯,往往容易為人忽略,目前他發現的只是冰山一角,在未來勢必會有更多不同的病例出現。但是在他看來,疾病其實是身體內的代謝及免疫狀況與進入人體的外來微生物的「裡應外合」所造成,我們若能與腸道共生微生物之間維持平衡,很多疾病就能得到控制。平衡,就是構築和諧的基礎,這是他對此最為精闢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