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持先學做人再學專業之教育理念 馬偕醫學院邁向醫學大學

文/馬偕醫學院提供.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國內即將再出現一所醫學大學!日前馬偕醫學院於創校15週年之際宣佈已向教育部申請改名為擁有三個學院的醫學大學,透過完整系所學制,可望為學生們帶來更多元及跨域的學習資源,並持續以高國考通過率培育具人文素養、同理心與服務奉獻熱忱的專業醫事人才,創造民生福祉。隨著科技與生技進步,醫療技術和知識快速發展,擁有深厚臨床經驗的馬偕紀念醫院深知基礎研究與教學 能量的支持,勢必要提高第一線臨床 服務效能,因此為傳承醫者仁心服務熱忱創辦馬偕醫學院,至今已15個年頭。


▲馬偕醫學院校長李居仁醫師對學校改名充滿信心。

從書院式教育理念落實生命教育
養成同理心與人文關懷
高中剛畢業的孩子進大學須適應許多變化,又要馬上接軌學習醫治生命的知識、技能,面對未來醫療前線高強度工作環境的準備,並非單純上課教學即能解決,「這需要好的環境,同時培養學生好的品格與態度。」馬偕醫學院校長李居仁說。後有大屯山,前方遠眺臺灣海峽,這片安靜、美麗且有愛的精緻校園正是馬偕打造醫事人才教育環境的基地。

在馬偕醫學院,大學部每班40至45人的小班制配置三名導師,就是為了更好地協助學生,校園內以「馬偕共學園」書院式教育促進群體關係—畢竟今日醫療前線或研發皆由不同專業人員組成團隊執行,於在校時期養成同理心及關懷他人至為關鍵。

寒暑假學生組營隊下鄉服務,內容從認識骨頭與豬心解剖建立醫學常識,諸如手語,視力保健及急救常識等衛教宣導,及品格教育和團體活動等,曾有接受輔導的孩子感謝營隊哥哥姐姐付出,成為他們的人生模範,也有孩子在營隊輔導下考上前三志願高中。有學生發現不說台語無法與當地長者溝通,想到未來看診時也會遇到國語不好的年長病患,努力學台語,李校長說:「收穫最大的其實是學生 自己,學會惜福感恩,更養成具有服務熱忱的人格。」

為學生未來鋪路
高國考率創造高就業潛能
「讓每個學生畢業以後都有路可走」是李居仁對馬偕醫學院學生未來發展的期許。依法醫事人員須考取證照方得執業,且生命珍貴無價,相關醫事人員皆應採取高標準認證才能確保醫療品質與效益,而馬偕醫學院優異的高國考通過率,為這份期許交出一張亮眼成績單,歷年平均高於90%以上的考照率(包含護理師、醫師、聽力師及語言治療師),如此傲人的高國考通過率亦是馬偕醫學院用心辦學,致力開發每位學生潛力最佳實證。

以業界專題視角來看,視光學是 「醫學」加「光學專業」、聽力治療是「醫學」加「聲音科學」、物理治療則朝向老人化社會與預防治療等,有札實專業與產業實務強強聯手,讓學生未來職涯空間更廣濶。


▲去年成立的視光學系擁有業界最先進設備,且數量充裕可供學生充份使用。

前瞻醫學視野設立新系所
讓學生十年後為社會所用
繼視光學系後,今年秋季馬偕「醫學檢驗暨再生醫學學系」首屆新生將入學,除了為年複合成長率高達23.3%的全球再生醫學市場提供人才,也是馬偕邁向醫學大學此一既定目標的重要步驟。

在創校之初,馬偕醫學院即規劃朝15個系所、三個學院、近2,000名學生之醫學大學發展,在現有5系5所的基礎上,未來若獲教育部核准再新增3系1所(學士後護理學系、物理治療暨普惠健康科技學系、職能治療學系及臨床醫學研究所),即可完成醫學院、護理學院及厚生健康學院之更完整大學編制。

李居仁表示,醫事人員各科系因本質性質不同而有特定需求,改制成學院後反而可各自靈活調整,同時醫學大學的規模與資源更有助於學生多元學習與跨域發展的潛力。

其中「厚生」來自「厚民之生」,此學院以十年後能為社會所用為目標,為不同需求民眾提供賦能及增能健康服務,協助民眾面對疾病或老化也能保持獨立、自主、有尊嚴的生活,同時伴隨提升人際關係、強化生命意義與價值之共效。

此外馬偕醫學院亦積極打造開放跨域可能性:成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協助學生連結全球、開設藝術治療課程與素描課程,甚至與三芝在地人文底蘊結合進行衛教;馬偕博士已是百餘年前傳奇,而馬偕醫學院不忘初心,以人為本更貼近當代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