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邊對話的生命體驗

■安寧中心楊茵淇社工師

在馬偕安寧病房的日子裡,與幾位病人的對話讓我印象深刻,42歲的黃女士就是其中一位。某一天,在她躁動不安的情況下,我們開始了那天床邊的對話。

當中,她問我現在幾歲,我告訴她我33歲,她回說「好羨慕」;我想更清楚知道她所羨慕的是什麼,那也許代表她目前感到失落的,於是問她:「妳33歲時的生活是怎麼樣的呢?」她想了想說「那時候小兒子才四個月大,我每天忙著上班,傍晚趕著去接小孩。那時候覺得,有這對兒女跟這麼好的先生,我好幸福。」但接著她嘆氣說「現在,都回不去了。我既無法再回到以前的生活,也不知道要走的日子什麼時候來,我只能看眼前、看今天。」

生命轉折中的心境

離開床邊,我想像更多關於她33歲時的情景,還有與我交身而過的這些人,有著如何的33歲生活?而我自己走到42歲時,可能會有什麼樣的心境?

貼近安寧病人的日子,我試圖去見到病人所見,也漸漸扭轉自己原來看生命價值的角度。

每一步都踏得安穩

每個年歲都不會是永恆,但每個年歲拖曳出我們在這世上為自己所鋪設的道路軌跡。我們通常會努力將道路鋪的扎實平穩,才能理所當然地把每一步都跨的安心。

但是,一旦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軌道,某日被天外飛來重病死亡的這塊大石給砸得粉碎時,我們的生活常態也被連根拔起。

我想那有點像以前看倪匡科幻小說的段子,走進一個似乎有邊有際、也似乎無邊無際的純粹空間裡,伸手摸不著任何東西,但卻被未知給全然包圍。從臨終病人在內歷程,可以看到肉體生命毀壞後,浮現出「靈魂跟這世界」及「靈魂跟這世界以外」的關聯。

是病人教會了我

「毀壞」是個重大的轉捩點。

自己幾年前開始對生死學及存在主義感興趣,在馬偕安寧服事的這段日子,隨著臨床個案分享的累積,漸漸學習貼近臨終者的心境,我才開始覺得是病人們教我讀懂這些書。

在安寧看的不是只有死亡,更珍貴的體驗是看到這些病人必須比大部分人更認真思索為何活、如何活。我從他們身上知道,人的活是比吃、比喝、比走做的更多;活著的眼淚,從愛的關係中流出、從背負的生命故事中流出、從年輕輝煌叱咋職場卻驚覺無用的空虛中流出。

感謝神 感謝同事

在服事的過程中,要感謝同仁分享寶貴的臨床經驗,也感謝我的屬靈同伴們為我禱告及鼓勵,提醒我不能忽略自己與病人在建立關係上的基本性與重要性,更要感謝神讓我來此學著做好臨終關懷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