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社區暨成癮防治科主治醫師林辰翰
世界衛生組織統計,2016年全球超過300萬人死於酒害,其中28.7%死於酒駕事故及暴力傷害、21.3%死於消化道疾病、19%死於心血管疾病、12.6%死於癌症。我國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在2017年調查國人飲酒行為的結果顯示,18歲以上的男性中有37%在最近一個月內曾經飲酒,其中超過三成的人為每天或兩至三天喝一次,超過兩成的人一次喝超過60克酒精,達到暴飲標準;而18 歲以上最近一個月內曾經飲酒的女性比例達19.5%,其中也有超過一成的人一次喝超過60克酒精。
依據政府調查,臺灣每年約4500人死於酒害,另有超過四萬人因飲酒而生病,衍生的整體醫療資源損失約新臺幣 35 億元,經濟損失更高達近549億元,相較2016年國內酒類稅收約254億元,可以看出飲酒對社會安全和人民健康的危害性是弊大於利。
青少年飲酒比例與影響
在臺灣酒類飲料取得容易,菸酒管理法只限制不得以自動販賣機、郵購、電子購物或其他無法辨識購買者或受讓者年齡等方式為之,然販售地點、時間皆無限制,公開場合飲酒亦不違法。酒商與量販店舉辦各種吸睛的酒類促銷活動,建立品牌形象搶攻不同族群,欲建立飲酒文化的正當性,便利商店的普及也助長購買酒類的可近性。
青少年族群飲酒行為在環境影響的潛移默化下,盛行率逐漸上升,根據國民健康署102年度「高中高職五專學生健康行為調查報告」指出,一個月內有喝酒的高中職生男女比例分別為30.6%與24.6%,在2021年度上升至32.5%與 28.1%,且該年度調查近一個月內有喝酒的國中生男女比例各別為13.6%與 14.7%,呈現女多於男的情形。
未成年人在生理、心理、社會關係與認同仍在發展中,提早暴露酒類不僅增加行為問題風險,如輟學、其他非法物質使用及交通意外事故等,對發展與健康的長期損害,如酒癮、失業及犯罪行為等更不容忽視。美國一項全國性研究表明,與21歲或更年長才開始飲酒的受訪者相比,14歲之前即飲酒的人很有可能在初次飲酒後的十年內更容易面臨酒精依賴問題。
另外,日前有新聞披露國小課文的內文中將飲酒行為與閱讀書籍做正向連結,亦反映出教育單位輕忽酒精可能產生的身心健康危害,應及時正確提供未成年人對酒精的健康識能。
近年臺灣對於酒駕行為加重處罰,據交通部酒後駕車交通事故統計顯示,2022 年無論在取締件數和傷亡人數皆較2014年減少近一半,但酒駕累犯情形比例仍未明顯改善,已有本土研究指出,有酒精使用障礙症較容易出現高頻率酒駕行為。
酒精成癮之戒酒藥物
長期大量使用酒精會導致成癮,而成癮已被證實造成大腦神經迴路改變與功能失調有關,視為容易復發的慢性疾病,其進程和表現受到遺傳、心理、環境等多方面因素影響。早期研究指出,接受酒精成癮治療的病人在一年內之復發率可超過 75%。
最早的戒酒藥物為雙硫崙(Disulfiram),其利用阻礙酒精在體 內代謝過程的機制,導致乙醛累積造成頭痛、噁心、潮紅等身體不適,嚇阻飲酒行為,卻也影響用藥的遵從性;臺灣近年引進納曲酮(Naltrexone)與阿坎酸(Acamprosate)兩種不同機轉的戒酒藥物,不但避免與酒精併用時發生不適的風險,亦能減少對酒精的渴望感,研究顯示持續使用三個月甚至半年,復發率都比安慰劑更低,兩者皆是目前治療酒精使用障礙症的第一線建議用藥,對目前酒精成癮的治療助益良多。
飲酒量多寡 皆有害健康
俗話說「喝酒傷肝,不喝傷心」,除了以戲謔方式表達拒酒的不情願外,也有研究指出在一天飲用10~20克的酒精(過去認為是成年男性的安全飲酒量,約半瓶至一瓶500毫升的5%啤酒,女性則減半),可能與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有關。然而,2018 年一篇跨國性系統分析研究顯示,飲酒並不存在安全攝取量,且喝得越多、死亡率越高;世界衛生組織則在2023年1月發出新聞稿「任何程度的飲酒攝取,對於健康都是不安全」之文章, 內文描述「目前沒有研究顯示,輕度和中度飲酒對於保護心血管疾病和第二型糖尿病的潛在效益大於罹癌風險。」
我國衛生福利部近年持續推動酒癮戒治業務,馬偕紀念醫院承辦相關計畫多年,並於2023年設置「台灣戒酒暨酒癮防治中心」,為衛生福利部委辦之全國唯一的酒癮防治中心,期能深化酒癮治療發展,除提供民眾諮詢服務外,亦盼望能讓國人正視飲酒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