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者要好 病人才會好

文/淡水馬偕紀念醫院社會服務室臨床社工課社會工作師陳茹藍

目前我國罹患失智症人數約佔總人口的1.34%,隨著臺灣邁向超高齡化社會,可預期失智人口將會逐漸增加。失智症是每個人都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其不僅影響單一個人或家庭,應被視為全民的社會議題。

失智症(Dementia)並非單一項疾病,而是一群症狀的組合(症候群),症狀不只有記憶力衰退,還會影響其他認知功能,諸如語言能力、空間感、計算力、判斷力、抽象思考能力、注意力等各方面的功能退化,同時可能出現干擾行為、個性改變、妄想或幻覺等症狀,這些症狀的嚴重程度足以影響人際關係與工作能力。

善用社會資源 分擔照護壓力
照顧失智者是一段漫長的旅程,不少照顧者會選擇離開職場、在家照顧,如何避免照顧者在照顧過程中失去了自我的生活步調與目標,除了對失智症、失智者的狀況有足夠了解,也需借力於社會與家庭照顧者協會之資源,分擔照顧責任、舒緩照顧壓力。

政府推行「長照 2.0」政策,其中機構喘息、居家喘息,皆可讓照顧者在照顧過程中,得到短暫的休息再繼續面對照顧,而日間照顧中心及失智據點則提供托老服務及舉辦相關活動,以延緩失智者的功能退化。

團體支持、互助關懷 照顧者與病人共好
相較於失智症患者得到的關注,失智症家庭的照顧者往往是被忽略的群體。由於失智症需要長期的陪伴照護,疾病會改變病人與家屬間平時熟悉的生活模式,更大的挑戰是需要重新形塑出陪病照顧模式下的「連結關係」,且要經得起長時間重複再重複的循環。對失智症家屬來說,看著患者一步步地成為「最熟悉的陌生人」,無疑是殘酷且重大的打擊。

因此,馬偕紀念醫院社會服務室與失智症照護中心一同合辦失智症家屬支持團體,自2019年開始,迄今已舉辦25場次,共計200人次參與。利用長者與照顧者來院的時間,分開辦理相關課程及活動,可使照顧者稍稍得到喘息,並在活動中吸取其他照顧者之照顧分享及回饋。活動過程中利用手作、粉彩、精油、羊毛氈等媒材,透過藝術創作讓家庭照顧者能有新的刺激與體驗,體察自己的選擇性與自由,並透過作品的完成,看見照顧者角色外的自己。

並經由團友彼此分享照顧困境或是因應方式,讓其他照顧者獲得不少慰藉,體認自己並不孤單,更可將其他人的回饋運用在自己身上。

當然,每人所處不盡相同,分享並非一定要得到答案,而是讓照顧者從現有的困境視角中跳出,思考現在的困難後,進而改善狀況,讓每個失智症家庭在照顧失智症長者的路上,走向照顧者要好,病人才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