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護腺癌找上門?中年男性不可輕忽的疾病

文/馬偕紀念醫院外科門診護理師莊晴伃

衛生福利部日前公布國人十大死因仍以惡性腫瘤排名第一。然而,筆者於門診中發現攝護腺癌的罹病率逐漸上升且有年輕化的趨勢。

攝護腺又稱前列腺,位於膀胱的開口處並包圍尿道,為男性特有的一種腺體,與生殖有關。攝護腺長期受到男性體內荷爾蒙的刺激,產生攝護腺肥大,甚至病變為攝護腺癌。攝護腺癌的病因不明,但與年齡、高脂肪食物(高油、高乳製品、紅肉)、遺傳因素長期攝護腺發炎、性行為頻率過少及性荷爾蒙有關。

攝護腺癌的臨床症狀

早期攝護腺癌沒有症狀,若腫瘤侵犯膀胱頸或阻塞尿道時,會發生類似下泌尿道阻塞刺激等症狀:

1.排尿困難:小便困難,久久不能排出尿液或解尿緩慢、不順暢。

2.夜尿:入睡後,需起身上廁所的次數大於兩次(包括兩次)。

3.血尿

4.骨頭疼痛:胸骨、腰椎、骨盆、股骨疼痛,可能引發病理性骨折,甚至壓迫神經導致下肢癱瘓。

如何診斷攝護腺癌

1.攝護腺癌癌症指數(PSA):由抽血診斷,可當作攝護腺癌篩檢、診斷及追蹤的工具。PSA 指數會隨著年齡而增高,正常PSA數值為小於4.0ng/ ml,若 PSA 數值大於4以上,需經由泌尿科醫師做進一步的檢查,確認是否有癌細胞或是攝護腺肥大。

2.肛門指診:醫師用手指經由肛門進入,可觸摸到攝護腺表面,初步察覺攝護腺是否異常,若攝護腺表面不平整,有很硬的結節、結節大小不一,則可能為攝護腺癌,需積極處理。

3.經直腸攝護腺超音波:經由直腸檢測,若有黑影,懷疑可能為攝護腺腫瘤。

4.攝護腺切片:經由直腸插入細針取病理組織並送化驗。

5.影像學檢查:電腦斷層、核磁共振、骨頭掃描以確認攝護腺癌是否轉移等現象。

攝護腺癌的治療

1.觀察等待:無症狀、低風險攝護腺癌的患者可觀察等待,若病情有變化,可與泌尿科醫師討論其他治療方法。

2.監測追蹤:低風險攝護腺癌的患者可藉由積極監測抽血、肛門指診及影像學檢查追蹤,若疾病出現變化再選擇手術與其他治療手法。

3.根除性攝護腺切除術:為攝護腺癌主要的治療方法。可採用傳統開腹手術、腹腔鏡手術或機器人手臂(達文西機械手臂)等方式進行根除性攝護腺切除。

4.荷爾蒙治療:攝護腺的生長需要男性荷爾蒙,荷爾蒙治療使用針劑或口服藥物來抑制男性荷爾蒙的產生,進而控制前列腺癌的進展,常使用於晚期的攝護腺癌。

5.化學治療:其副作用大,常使用於晚期的攝護腺癌。

以上治療需依照患者個別性給予不同的療法,治療方法的選擇除了按照腫瘤分期之外,還須依據患者的全身症狀、平均餘命、生活品質與患者主觀想法而定,可至泌尿科門診與醫師諮詢及討論最符合其患者的治療方法。同時,鼓勵攝護腺癌病人定期回診追蹤。

攝護腺癌的預防與建議

1.飲食:為主要的預防方法。建議少吃紅肉及高脂肪食物,多吃含硒的食物、維生素E、黃豆製品、茄紅素、綠茶(如:花椰菜、番茄、南瓜、木耳、大蒜、豆腐等),可預防攝護腺癌的發生及復發。

2.其他:減少攝護腺癌發炎或增加射精頻率等,可降低攝護腺癌發生率。攝護腺癌發生的趨勢逐漸上升,但隨著醫學進步,有多樣化的治療方式可供患者選擇。攝護腺癌雖無明顯症狀、病程緩慢、侵略性低,但若太晚發現,仍會影響健康與壽命,建議已有泌尿道症狀,如:排尿困難、夜尿、 血尿或 40 歲以上有家族史的男性、50 歲以上無家族史的男性,應每年定期接受攝護腺癌症指數PSA抽血及肛門指診檢查,並依據每人可能發生攝護腺癌的比率,安排個人化的追蹤。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為主要的預防方針,若有問題可盡快至泌尿科尋求醫師協助。

最後,鼓勵罹患攝護腺癌患者,積極配合執行與醫師討論之治療計畫、保持正向態度,維持良好生活品質。

(本文由泌尿科主治醫師曾仁澍審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