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醫療團】
參與四川地震後心理救援工作感言
■臺北總院精神科主任劉珣瑛醫師
近幾年來,世界各地天災頻繁,常常想,做為基督徒的精神科醫師能做什麼?5月12日起,每當看到電視、報紙等播報四川大地震的嚴重傷亡消息,內心常常難過地揪結在一起,只能為了大災難中受苦的災民祈禱。
五月底陸續接獲數通電話,詢問去災區協助心理重建的意願。但自忖在災難心理這方面的經驗不多(台灣921地震時,我正在英國讀書),且手邊多項臨床、研究、行政教學等工作也著實應接不暇,因此,陸續也都以這些理由捥拒了。
6月5日晚上,收到院長室轉寄的急速件電子郵件,打開一看是私立醫院協會轉寄亞洲醫師協會(Association of Medical Doctors of Asia, AMDA)台灣分會緊急尋覓二名精神科醫師去大陸支援四川地震的災後心理重建。看到這個消息,立即將電子郵件轉給科內精神科醫師們,同時心裡的難過悲傷再次翻騰澎湃起來。
心想,這是上帝的呼召嗎?我真的能幫上什麼忙嗎?在矛盾、不確定中,回信給院長室與AMDA台灣分會連絡人「可能」有意願去,不過也告知我沒有台胞證,或許他們可以再找其他人。
十日成都行
亞洲醫師協會台灣分會連絡人告知另一位有意願前往災區的是振興醫院精神科袁醫師,由於她也是女醫師,袁醫師表達若我去她就去。由於我仍擔心先生三週前才骨折開刀,因此和先生一起同心禱告,在禱告中兩人都感到內心很平安,抱著學習與隨遇而安的心態,決定前往災區四川,因為,凡事總有第一次吧!
就這樣展開十天(6月11~20日)的成都經驗行。
6月11日搭乘上午7點10分的飛機,從香港轉機到四川成都。
這是第一次前往大陸,內心頗感惶恐。亞洲醫師協會的指揮官Mr. Nithian到成都機場接機後,當天安排住在四川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的四樓肛腸科病房。下午並與該醫院的王院長、四川省直屬中藥研究所王笳副所長等人交流,以確認他們的需求/期待及未來幾天服務內容/行程。在短短的十天中,行程相當緊湊,摘要如下:
(1) 第二天在成都進行一整天的「志願者(志工)訓練工作坊」;
(2) 第三至五天在綿陽市接連三天的「重建心靈家園工作坊」:第一天的對象為長虹公司主管與研發人員、第二天的對象為志願救難隊、第三天針對喪親者;並前往長虹企業所提供北川中學全校師生的安置點,支持鼓勵喪親的簡校長及老師們;
(3) 第六、七天前往鄉間偏遠的重災區北川與安縣的小學、幼兒園,提供心靈關懷服務;
(4) 第八天上午從綿陽市返回成都後,隨即於當天下午及隔天上、下午分別至二所醫院與一所中醫藥科學院研究所,提供醫護人員、科技人員等共計三場次的心靈重建工作坊「醫護人員如何面對災後心理重建」;
(5) 第十天中午搭機離開成都,隔天深夜十二點多返回家中。
短短十天的四川行,收獲良多。從6月7日(周六)上午確定要前往四川後,隨即非常忙碌地搜尋相關災難心理學與精神專業書籍與研究報告,挑燈夜讀,於極短期間大量地、迅速地再次回顧與學習災難心理學的歷程,是一個很棒的經驗。
出發後,學習去與每一位全然陌生的人(包括振興醫院的精神科袁醫師)共事工作,也是一個很興奮有趣的挑戰。
在短短的十天中,大量而廣泛地接觸了各層面的人們,包括:
(1) 直接面對、感受與了解災區與重災區民眾的苦難、災後的各項心理調適問題,包括創傷後壓力症後群、喪親者的悲慟、災難救援者的無助與各種創傷經驗;
(2) 成都當地的醫療與研究機構的高層管理者(包括院長、副院長、所長們)及醫院的基層醫護人員、病人與阿嫂等人;
(3) 企業家與企業行銷部長或主管們;
(4) 來自大陸各地區的志願工作者-包括個人與團體志願工作者;
(5) 與大陸心理學教授的交流與合作經驗;
(6) 接觸並了解AMDA國際救援組織的運作模式。
長虹企業的八萬多員工中,在綿陽的有二萬多人,其中不少員工家鄉來自重災區北川或汶川等,在6月15日的喪親者團療中,所聽聞的慘況著實無法以筆墨形容。
親友離散 人間悲劇
梁先生一夕間失去了唯一的七歲獨生子、父、母、與兄、姐;一名羌族女性職工一夕間失去了十六位親人。梁先生說:「兒子最大的希望是帶他去北京玩,現在,這個願望再也無法完成了,自責過去總是忙於工作,沒有多陪陪孩子與父母。最擔心的是太太,她在北川經歷與目賭至親好友的死亡與各種慘狀,這一個月整個人都變了,脾氣暴躁易怒,心神不寧」。
喪親者的情緒從自責、悲痛、憂鬱、淡漠,除了傾聽、同理、支持與陪伴外,似乎已詞窮,我們可以做的太少了,真的需要持續為倖存者祈禱,求上主慈悲的恩手親自扶持與安慰他們走出喪親之痛,重建心靈家園。
由於最初的地震報導震央是在汶川,因此,北川羌足自治區的救援相對延緩與不足。長虹企業在得知地震消息的第一時間號召約500~600位的志願隊,最早進入了北川,而這群年輕充滿熱血卻苦無經驗與救援工具的志願隊,卻也深受震撼與心靈的創傷。
道路險峻 身心受創
在小組分享中,一名首批抵達北川的成員流淚驚恐泣不成聲地述說著當天的情境。
愈往北走,路愈困難,進入北川,沿路碎石大石大小餘震不斷,公路全塌,甚至無路可進,有一處上下左右都是大石塊堵住道路,外面的人進不去、裡面的人出不來、心裡又急又怕,天色一片漆黑,接著又下起大雨,身穿短袖,飢寒交迫。
好不容易約莫半夜12:00到了北川,尚未有任何救援隊抵達,外面漆黑一片,聽到四處哀號聲,親眼看見一棟棟樓沉入地裡,一雙雙手伸出窗外喊著救我、救我……。
此情此景,終身無法忘記,覺得自己什麼都不能做,親眼看著這麼多人滅頂,腳上踏著一具具層層相疊的屍首,四周充滿了血腥味,拼命用手挖地救人(因為匆忙出來,沒有帶工具,僅戴著手電筒),從來沒有過如此深的無助感無望感,過程中覺得自己太渺小,什麼都不能做,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平安回家,心中百味交集,我知道我這一輩子永遠都不能忘記那一幕幕的慘景,到了清晨3點多,長虹自願隊的第二、第三隊、消防車、解放軍才陸續到達,雖然人多了,但因為下著雨、天黑、餘震不斷,呼救聲此起彼落……。
六點多天亮了,才看到四周的高山,恐懼感油然而生。回來後這一個月,作惡夢,夢中搖晃地震感,一閉眼就看到四周的景象,白天還好,晚上一個人時最難受。
創傷後的心靈重建
無論是喪親者或是救難英雄志願者們或是災難後重傷(截肢等)倖存者的創傷後症候群,可能需要花更多時間的心理療育與復健。深知短時間幾次工作坊的不足,因此,也努力試圖連結當地的精神醫療/心理諮詢等資源。
然而,當地缺乏心理相關專業人員,民眾對於看精神科的態度與觀念可能接近台灣二、三十年前,未來災區後續的、長期的關注心理重建,將是重要課題。
因此,我們也在成都前後陸續提供了四場工作坊。對象包括醫護人員、研究人員、與志願者等,希望短期集訓所灑下的一些種子,能日後需要者提供一些資源與必要的協助。
來自四面八方的關懷
6月15日的喪親者團體治療結束後,認識一位27歲來自上海的王姓志願者,他知道當天的活動後與對於接觸的來自不同志願。
這次四川心理救援中,有機會近距離認識亞洲醫師協會(AMDA)國際非政府組織在世界各地救援活動的運作情況。指揮官(coordinator) Mr. Nithian已經從事國際災難救援工作多年,深具救援經驗,他對弱勢者真誠的關懷與愛心、細膩的心思、堅毅堅持與擇善固執的行事風格,另我印象深刻。
災難發生後就前往災區的Mr. Nithian 雖然完全不懂中文,卻能善盡職責的照顧好每一批從青海或台灣前往的志願者,勇敢地與當地不懂英文的人溝通,他的勇氣與人道關懷精神另我激賞。
看到這麼多來自大陸各地志願者、世界各國救援者、台灣各團體的投入,讓我再次體現愛心無國界的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