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進最新照護並與國際同步 馬偕皮膚科免疫疾病的治療與時俱進

文/馬偕紀念醫院皮膚科主任吳南霖

免疫系統存在體內各個器官,許多疾病包括皮膚、癌症、神經性及心血管疾病等致病過程中,免疫系統失調都扮演關鍵的角色。近年來國際上對於各種皮膚免疫疾病的研究已有突破性進展,馬偕皮膚科也針對常見皮膚免疫疾病,不斷引進最新及最有效的治療方式。

皮膚乾癬患者約20-30%會併發乾癬性關節炎

乾癬的典型特徵是嚴重脫屑的皮膚紅疹,常見於頭皮、身體及四肢的伸側,甚至侵犯全身,好發於20-30歲或50歲後,秋冬是最常惡化的季節。

頭皮的乾癬常被誤認是脂漏型皮膚炎,因而延誤治療,所以當頭皮屑反覆發作,洗頭後頭皮屑很快產生時,要小心是否為乾癬初期。值得注意的是,超過一半的患者會合併乾癬指甲病變,外觀很容易被誤認為灰指甲。

目前對於乾癬的治療,除使用外用藥膏,頑固病灶或全身病灶可考慮使用準分子光(Excimer light)或窄波段紫外線B(narrow band UVB)的照光治療。嚴重乾癬時則使用口服免疫調節劑如Methotrexate、Acitretin、cyclosporine,但不宜使用口服類固醇。若治療效果有限,可考慮目前已核准的乾癬生物製劑,包括腫瘤壞死因子(TNF-α)、第23號介白質(IL-23)、第17號介白質(IL-17)或其受體(IL-17 receptor)抑制劑等至少有9種。生物製劑治療效果頗佳,但並非每人皆適用,使用時需注意一定的風險管控。

乾癬性關節炎好發時間點為皮膚乾癬發作後的7-10年,皮膚科醫師對於乾癬長年同時發作於頭皮、指甲、股溝及生殖器的患者,會特別留意是否會併發關節炎,其重要特徵之一是晨僵現象,早上起床後或久坐不動起身動作時,關節會不靈活,嚴重時關節明顯疼痛、腫脹,甚至腫成香腸指(趾),持續惡化將造成關節變形。初步治療是使用口服非類固醇消炎藥及免疫調節劑,若療效不佳,則要使用生物製劑或是小分子藥物Jak抑制劑。皮膚乾癬及乾癬性關節炎的生物製劑多數相同,可同時治療兩者,但不同生物製劑各有優缺點,可跟醫師多討論哪種最合適。

(乾癬性關節炎併趾甲乾癬-左圖為治療前,右圖為生物製劑治療後)

 

生物製劑治療異位性皮膚炎,效果顯著

異位性皮膚炎的致病機轉中,第二型免疫反應異常以及皮膚屏障的破損是非常重要的因素,雖然許多患者是從很小就發病,但事實上從嬰幼、青少年、成年及老年都可能首次發病。通常皮膚會乾燥發紅或滲出組織液,慢性病灶皮膚會相當粗糙,搔抓過度會造成皮膚感染。

治療時輕度可使用抗組織胺、適當的外用類固醇以及外用免疫調節劑;嚴重時需考慮照光治療、口服免疫調節劑。若病情不易控制可能需要生物製劑治療,如第4號介白質(IL-4 receptor)受體抑制劑,效果佳。有些新穎藥物例如新的小分子藥物Jak抑制劑已核准用於異位性皮膚炎治療,能快速改善患者的過度搔癢。此外,不論何種治療,搭配適當乳液讓皮膚保濕,都有助於療效的維持。

(異位性皮膚炎-左圖為治療前,右圖為生物製劑治療後)

 

天皰瘡為健保署定義的重大傷病

天皰瘡是一種皮膚反覆產生水泡的疾病,肇因於體內異常的免疫抗體攻擊自身的皮膚,可能發生在頭部身體或四肢,也可能在口腔黏膜發作。水泡不斷發生,會造成皮膚破損及感染。

傳統上治療會使用高劑量的口服類固醇或搭配免疫調節劑,但有時疾病不易控制,且高劑量類固醇常造成各種副作用。近年來已有抗CD20的生物製劑被核准使用,對重症患者是一大福音。

白斑治療棘手,恢復速度緩慢

白斑是一種皮膚內黑色素細胞因免疫失調被自體破壞,造成色素缺失。臨床型態可分為體節型與非體節型,可能從小區塊擴大進展成大面積病灶。有些疾病的病程相當穩定,有些患者則會不斷惡化擴散,通常治療的目標是抑制病灶擴散,促進黑色素恢復。

目前國際上研發許多新穎的治療,雖然還未上市但值得期待。當前的治療方式包括外用免疫調節劑、外用類固醇。病情嚴重或進展快速時可考慮口服類固醇或免疫調節劑。而窄波段紫外線B(narrow band UVB)的照光治療對於白斑患者有相當的幫助。馬偕皮膚科近年引進的準分子光(Excimer light)對白斑的治療有所助益,部分患者也有良好改善。◎

(白斑左圖為治療前,右圖為準分子持續治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