禍患常積於忽微 簡單防微杜漸可避免嚴重大患 ─ 林千裕醫師淺談新冠肺炎感控措施

文/淡水馬偕紀念醫院醫學研究部研究助理柯俊銓

訪談主題期刊:Impact of Wearing Masks, Hand Hygiene, and Social Distancing on Influenza, Enterovirus, and All-Cause Pneumonia During the Coronavirus Pandemic: Retrospective National Epidemiological Surveillance Study. J Dent Res. 2019;98(11):1204-1210. J Med Internet Res. 2020;22(8):e21257.

新冠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COVID-19)流行時期配戴口罩、維持手部清潔與保持社交距離對流行性感冒(Influenza)、腸病毒(Enterovirus)與全因性肺炎(All-cause Pneumonia, 指各種原因造成的肺炎)等疾病的防護效果,這些雖然都是台灣醫界長期採用與建議的個人防護措施,但西方國家跟亞洲國家的民情不同並不習慣配戴口罩,對配戴口罩的防範效果也一直保有存疑態度,甚至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與美國疾病管制中心(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也直到2020年中以後才建議民眾配戴口罩以降低新冠肺炎感染。

新竹馬偕紀念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林千裕透過研究,為這些基本防疫措施的成效提供更多有力的證據,他認為感控措施成效的最大困難點往往是具有季節性、人口密度不同、衛生水準等差異,因此選擇台灣完整的醫療體系作為比較基準,比較疫情前後、不同年度但同一段季節的流行情況,就應該能提供較為客觀的參考結果。

林千裕醫師從期刊中挑選與新冠肺炎比較的流行性感冒、腸病毒與全因性肺炎這三類疾病,因其皆經由呼吸道感染,感染的途徑也極為類似,都以飛沫傳播與接觸傳播,在政府及民眾積極推廣這些防疫措施的情況下,慶幸台灣沒有大規模的新冠肺炎疫情發生,結果也顯示對這些疾病也能產生保護效果,由數據可觀察到發生率大幅下降,實在是一舉多得。

林千裕認為,戴口罩的防護措施在各組數據上確實能降低病情,但配戴習慣不同會影響防護效果,因此正確配戴才能產生足夠的保護效果。同時,由於口罩長時間配戴可能會接觸病毒與被外界空氣灰塵與使用者的唾液、汗水、油脂髒污造成防護力失效,所以口罩要固定替換以免使其成為間接污染傳播源,許多民眾可能以為戴口罩之後就會降低被傳染風險,反而疏忽其他防護措施,如維持手部清潔與保持社交距離等,然而在醫學實證上不易釐清,文獻上的效果差異主要來自民眾配戴的遵從度(compliance)有所不同,有的人常常配戴,有的人想到才配戴,以及配戴的人數比率不同,因此造成觀察到的保護效果有所差異,標準的口罩使用配戴方式,可參考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所提供的衛教資訊。

全球疫情嚴峻,病毒傳播呈指數性增加,病例增加迄今未見停歇,林千裕認為,若能落實全民配戴口罩、維持手部清潔與保持社交距離的政策,並建立確實的執行步驟,在有效的疫苗藥物問世普及前,傳統的感控措施就能顯著減少呼吸道疾病傳播,成為阻隔新冠肺炎擴大的方法。另外,對於新冠肺炎病毒能經由眼睛黏膜傳染的案例,他則表示若民眾處在遍地烽火的嚴重社區感染狀況時,最好的方式還是儘可能減少外出,醫師也在期刊討論的文獻回顧中,提到亟需外出時保護眼睛的防疫做法;因此,民眾在公開場合中也可配戴護目鏡提高防護效果。

醫學期刊中所提到的防護措施有配戴口罩、維持手部清潔與保持社交距離,不免讓人好奇這三者的防護效果是否有其搭配運用優先順序?林千裕表示,這篇期刊刊出後,有國外媒體使用三大支柱(3 Pillars)來形容這三個措施,代表他們認為這三者是相輔相成的,當然對新冠肺炎而言,或許最重要的是配戴口罩,然而在他來看來這三者缺一不可。因為新冠肺炎病毒可在環境中(空氣懸浮與物品表面)存活一段時間,若無配戴口罩、維持手部清潔與其他防護措施的保護下,保持社交距離仍具有一定防護效果,因此減少到人多擁擠的地方、減少不必要的外出機會都能有所助益。

林千裕提醒,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如何讓民眾做好防疫又能維持日常生活安穩,才是目前最大的挑戰,值得慶幸的是,在政府領導與全民努力下台灣目前做到了。然而,隨著病毒不斷突變出現新種,更嚴重的威脅正在醞釀中,民眾千萬不可鬆懈防疫措施,時時遵守政府指示,台灣必定能安然度過這次疫情。「遵守命令的,必不遭受災禍;智慧人的心,曉得時機,懂得判斷」。(傳道書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