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樂的心乃是良藥 憂傷的靈使骨枯乾

研究癌症病人心理狀態與自殺率關聯 找出心理治療加強時機 專訪李朝雄醫師

文/淡水馬偕紀念醫院醫學研究部研究助理柯俊銓

 

訪談主題期刊:Risk of Suicide within 1 Year of Cancer Diagnosis. Int J Cancer. 2018;142(10):1986-1993.

考慮到醫師行程忙碌,過去的訪談地點常在診間或曾在手術房外的準備室,這次與精神醫學部一般精神暨身心科資深主治醫師李朝雄的會面,約定的訪談地點是在淡水馬偕紀念醫院的34病房,對於陌生地點,在訪談前我習慣先去確認一下,這才發現34病房是個有出入門禁管制的特殊單位,讓我不禁有些緊張,訪談當日進去時雖然覺得裡頭與其他樓層很類似,但管制區域還是讓我有些緊張。指引的醫師告訴我李朝雄醫師正在忙,請我稍待片刻,當李醫師出現時表示因臨時有事,只能給我30分鐘,第一次要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完成訪談工作,只能抓緊重點主題趕快完成。

習慣性我都會先詢問作者的期刊研究主題緣由為何,一般期刊研究主題有分為「創新」與「延續」,在臨床研究競爭激烈的時代,多數都屬於前者以貼近時代的流行需求,李朝雄醫師很難得的屬於後者。而本期刊的主題起點其實是在很長遠以前,由他的口中娓娓道來,回到當年戰後台灣經濟起飛的年代。

1990年代進入資本密集型產業後,對應的也帶來社會文化、生活形態與工作性質的快速轉型改變,這些改變導致許多不適應的人口開始出現壓力與焦慮的心理問題,甚至嚴重成為精神疾病,其中以女性、失業者、單身未婚者、低教育水平者與身體健康不佳族群出現最多。李朝雄醫師在2013年的期刊(Lancet 2013; 381: 235–41)中有提及這種現象,這種現象也普遍存在全球許多戰後經濟復甦成長的國家中,且精神疾病的成長比率更隨著時代演進越加嚴重。李朝雄醫師認為既然社會經濟產業型態的快速轉型會導致個人心理的壓力焦慮演變為心理問題與精神疾病,與癌症病人知道患病後所經歷的內心快速衝擊轉折變化過程相似,這樣的心理狀態是否是直接或間接點燃起病人求死念頭的火苗,在臨床治療上是值得研究的一個重點主題。

過去對於癌症病人自殺的臨床研究,都是以「年度」為統計單位,所得到的結果是在病人罹患癌症,確診開始進行治療後的第1年內達到最高峰,之後逐年降低,為此李朝雄醫師決定採取更細分的時間單位「月」去觀察變化。以過去文獻為參考範本,將1年後的時間點當作對照組(第13個月)去比對第1個月至第12個月的自殺事件數量變化。另外,李朝雄醫師將不同的癌症類型一併列入統計考慮,因為不同癌症的生長位置差異,對患者與外界互動時造成的心理壓力也有所不同,例如生長在臉部與內臟的癌症相比,前者就無法如後者能被輕易隱藏。

利用健保資料庫進行統計分析得出的結果,病人確診癌症開始進行治療後的第1個月,自殺率達到最高峰,之後逐月下降,在第6個月時就已經下降超過一半。而在不同癌症類型的比較中,以生長位於嘴唇、口腔、咽喉等處的病人自殺率最高,這代表的是位於五官最明顯的頭頸部癌症造成患者的心理壓力遠勝於其他位於內臟與消化道癌症。由以上結果可知,病人罹患癌症確診開始進行治療後的第1個月是高危險期,頭頸部癌症患者更是首當其衝。這類病人的支持性心理治療與治療上相關說明輔導更加必要,對於罹癌在心理產生的極大衝擊與恐懼,若能協助他們從自己內心不安的禁錮牢籠脫離出來,明白妥善耐心治療仍能重獲健康時,就不會輕易產生自殺念頭。

「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箴言17:22)。在人生中,無論是遭遇苦難或罹患重病,內在心靈都無法不被這些厄運傷害影響,肉體的傷害容易被藥物治療痊癒,但是心靈的傷害卻隱而難見不易恢復,而後者對前者的影響巨大,往往能主導其走向。李朝雄醫師懷抱著醫者父母心的心理,將過去在臨床研究上的寶貴經驗應用在挽救癌症患者上,給予其惶惶不安的內心支持與希望,讓其身心靈能因此獲得妥善看護醫治,這令我想起聖經的這段話「我雖然行過死陰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你與我同在」(詩篇23:4),他的這番努力心意,未來必定會一直持續協助臨床醫師帶領癌症患者脫離病痛的威脅傷害,重獲喜悅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