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師穿針引線 高社會危險群不孤單

文/淡水馬偕紀念醫院臨床社工課社工師洪維婷

生老病死是生命所需經驗的歷程,身處醫院的環境中,有更多的機會去感受不同生命的轉折。一般來說,除了兒科初生的喜悅,在醫院各個角落,有更多的民眾正在面對病魔突如其來的侵襲,不但打亂原本生活的平衡,甚至可能影響個人生涯發展或整體家庭生計的運作。

60 多歲未婚的楊先生,早年曾到大陸經商,生意失敗後返台生活,平時仰賴開計程車和些許積蓄維生,養兩隻貓相依為命,生活仍算安穩。某天因腹痛就醫檢查後,發現因其B型肝炎病毒帶原導致肝硬化,需要等待肝臟移植才能獲取新生。

楊先生個性獨立,不願麻煩他人,僅將病情用通訊軟體透露給遠在美國的高中同學。然而,在肝移植評估期間,楊先生便因身體不適就醫,所幸美國的同學輾轉聯繫上在台灣的高中同學,串聯起其他人共同輪班探視關心,並在住院期間協助僱請看護照顧。

無奈的是,高中同學們再怎麼關心,面對楊先生肝昏迷、意識不清的當下,需要進行相關醫療決策時,仍需顧慮法律上的合法性,以及楊先生長期需人照顧的兩大難題。

楊先生的疾病除了造成生理上衝擊,同時還對心理、家庭、經濟及生活帶來影響,類似的個案在進行出院準備的過程中,被歸類為「高社會危險群」,醫療團隊將照會醫務社會工作師,處理非醫療性之社會心理層面問題。

近幾年來,社會環境變遷,舉凡未婚、獨居長者或家庭關係疏離無人照料等病人,就醫後因病情變化,需人協助處理相關醫療照護問題的案例屢見不鮮。細想我們生活周遭,是否有單身、家庭支持系統不足、生活自給自足的親朋好友?他們可能就是您的同事、鄰居、房客,甚或是關係疏離的手足。

幸運的楊先生,有高中同學願意和社工師共同合作。在臨床工作中,社會工作師可協助穿針引線,連結相關社會資源協助與需要的民眾,從協尋家屬、住院期間相關事宜,甚至出院後相關長照資源介入等,共同讓我們關心的人能獲得需要的醫療救治與妥善的生活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