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淡水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諮商心理師王映之
孩子是否能和大人一樣體驗和表現特定的情緒呢?基於研究結果,有一半以上的孩子,在一個月大的時候就至少能表達興趣、驚訝、高興、生氣和害怕等五種基本情緒了;兩歲開始,會因著對自己的認識以及評價,開始出現更為複雜的情緒。孩子對事情發生會有獨特的感受、有表達的能力以及需求,甚至能嘗試調整自己的情緒,以便更好的回應當下的特殊處境,這就是所謂的「情緒能力」
(emotional competence)。
孩子的情緒表達含有溝通的功能,也會影響著照顧者如何回應孩子,因此,成人應該主動了解孩子情緒代表的溝通意涵。然而,大人如何能得知孩子的情緒呢?孩子從嬰孩時期即會透過面部表情來傳達感覺,各種情緒的表達會隨著年齡增加越來越容易辨別。成人通常能從表情區別孩子的「正向情緒」,例如感興趣或是高興;但是,光看臉部訊息卻很難分辨「負向情緒」,例如是害怕或者生氣,往往需要結合其他的方式來獲取更多的訊息。
在壓力底下孩子較容易有情緒的波動,情緒可能過度高張( 如哭鬧不休) 或過度退縮( 低活動量、減少表達),而罹患重大疾病的孩子更是如此。疾病本身帶來的不舒服以及治療中的陌生情境都是壓力源(stressor),導致孩子在情緒表達上容易有退化性的表現、過度的情緒波動甚至是引發情緒障礙。情緒障礙的兒童經常容易發怒、煩躁不安、不能專心、學習效率低落等。
不論孩子在院治療、在家休養或返校就學期間,作為孩子的父母、照顧者以及醫療者需要協助孩子辨識複雜的情緒,並用合適的方式溝通及表達,以成為孩子們在因應疾病中重要的心理社會支持資源。由於孩子情緒表達與發展年齡及所處文化息息相關,以下將分享一些關於情緒表達及理解的通則。
嬰幼兒首重他們與主要照顧者的依附連結所提供的安全感。由於他們沒有辦法理解,因此盡可能地在療程中維護安全以及降低不適,以避免為他們帶來身體不適造成的心理創傷。
學齡前期的孩子(2-7 歲) 是認知發展階段的運思前期,已經可以使用語詞和想像去象徵他們的經驗和感受。因此,可以透過想像遊戲,運用一些小道具,例如玩偶、黏土、繪本來假扮、象徵、投射自己以外的人、事、物來扮演這些角色及經驗。照顧者可以在這些自發性的遊戲互動中,嘗試反映、回饋孩子,幫助孩子進行情緒的定向、溝通表達,從中理解自己的感受及事件的連結。緩解這個時期孩子因為幻像式的思考而造成的過度害怕與恐懼,還可以增進孩子與照顧者之間的連結及安全感,在遊戲中達到陪伴和理解,是照顧者雙贏的策略喔!
學齡期的孩子(7-11 歲) 很快的能習得認知層次的運作思考能力,也就是所謂的具體運思期。照顧者可以運用引導式或是結構式的會談、繪畫以及角色扮演來了解孩童在病中的感受。另外,可以透過醫療遊戲(Medicaltherapy),幫助癌童在設計過的結構式互動中,更具體的表達自己在疾病、醫療所經驗到的事件、感受以及情緒,增加他們對於疾病的瞭解及掌控感,另外,也可運用簡單的酬賞制度,增加他們對疾病中的正向因應行為。
青少年階段的孩子(12-18 歲) 進入了形式運思期,有能力評估自己面對處理事情的態度及思考。因此可以邀請病童在開放式的會談當中,自由表述自己病中因應策略,肯定其運用得當的方式增加疾病適應的信心。另外,由於他們思考更加開放、能進行抽象式的推論及判斷,也需要更多的自主性,因此可以邀請他們為自己的治療決策提供想法與建議。青少年不喜歡一成不變,成人照顧者要嘗試成為他們對抗疾病的夥伴,不妨運用坊間多元的排卡遊戲增加討論的趣味性。
最後要提醒的是,孩子的情緒因應風格跟主要照顧者息息相關,父母親及照顧者對自己的情緒覺察和自我照顧也要隨時進行調整和應變,才能夠成為足夠穩定的陪伴者,陪伴病童一同面對疾病治療期間的心理情緒問題。◎
首圖:可利用、角色扮演遊戲,幫助病童溝通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