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針灸:中醫「針」線情

文/馬偕紀念醫院中醫部針傷科主任周彥瑢

針灸是傳統中醫治療技術的重要組成,歷經數千年的經驗累積,至今與現代醫學的結合更擴大了針灸的臨床實用價值。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於1996年在義大利米蘭會議中,明確通過並建議全球醫界推廣應用針灸治療的適應症有64種之多,其中包括消化系統疾病、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疾病、婦科疾病、神經精神系統疾病、運動系統疾病等,並列出有效的針灸處方。

針灸治療適應症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也積極研究「針灸學」,並在2003 年提出針灸療效的正式報告。報告中提出臨床研究證實針灸療效顯著的病症包括:癌症放化療副作用、過敏性鼻炎、膽囊結石所致疼痛、原發性痛經、急性胃痛、頭痛、腹痛、高血壓、低血壓、引產、膝痛、下背痛、胎位異常、噁心嘔吐、頸項疼痛、牙痛、肩關節疼痛、術後疼痛、腎結石、類風濕關節炎、痤瘡、酒精及藥物成癮、顏面神經麻痺、顱腦損傷、不孕、經前症候群、帶狀皰疹、失眠、分娩減痛、妥瑞氏症候群……等數十種病症。

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及中西醫學的發展,不少以往被視作療效不佳的疾病,透過中西醫結合治療的規劃,現在都有了相應的診斷和療程,且成效卓著。針灸在世界的醫療領域中,目前歸屬於「整合醫療」(Integrative medicine)的類別,目前在全美已發展至每年超過三百億美元的行業,而且世界衛生組織已將針灸列為最快速發展的健康護理領域。

據相關研究資料分析,針灸對糖尿病、失眠、慢性疼痛、壓力及其它可能影響人們生活的疾病都有一定的療效。中醫學歷史悠遠,博大精深,不僅為中華民族與漢字文化圈的健康及繁衍壯大提供了必要的保障,而且也給世界各國人民養生保健提供了方法。中醫及針灸的精華,以其獨特辨證的思路、整體和完善的思想觀,創造了全面致中和的療效,愈來愈受到國際社會歡迎,致使全球性「針灸熱」經久不衰。因此如何挖掘和發揚中醫這座人類文明的瑰寶,如何繼承傳統精華及更進一步創新是我們未來努力的目標。

結合實證醫學 針灸新趨勢

2010 年11 月16 日,在肯亞奈洛比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中醫針灸」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可見的未來,中西醫結合的臨床研究將會愈來愈廣泛。中西醫相輔相成,以實證醫學的方式應用有效的治療方法,期望提出更多更有效的治療模式,以應付更多更複雜的疾病。新的時代要求我們一方面發揚光大傳統中醫已有的辨證思維,另一方面又要求我們與時俱進地有所創新。中醫針灸緊密地結合現代醫學,各發所長,能提供更完善及全面的醫療服務於全球人類。全球醫學的未來展望,已經給中醫針灸帶來了現代化的需要及與當今醫學接軌的機遇。我們大家滿懷希望地迎接這一醫學新時代的到來,如此,中醫學的智慧更得以融入全球化醫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