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先機 淺談高危險新生兒早期發展介入運動

文/馬偕紀念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師盧愷莉

一名因早產造成腦性麻痺的1 0歲男童,用一根手指寫成3首歌投稿台北市大運主題曲徵選,雖然都沒入選,但他並不因此氣餒,反而更加努力樂觀,激勵了一些歌手與他合力創作搖滾世大運歌曲〈I am here〉。這樣的故事感動許多人,也讓更多人關注因先天或後天因素造成發展障礙的兒童。

由於如早產、低出生體重、發育不全、先天異常或腦部病變等因素,出生後無法良好的適應子宮外環境的嬰兒,被稱為高危險新生兒,約占全體新生兒的9%,需接受醫療團隊密切觀察評估和給予治療處置。

近20 年來逐漸重視高危險新生兒的發展預後,推動「早期發展介入」理念,透過介入措施促進高危險新生兒神經行為的成熟和整合。

高危險新生兒常見的早期神經行為問題包括:頭頸及四肢肌肉張力過低或過高、原始反射異常、警醒程度較低或較躁動、視聽覺的定向能力不足、心肺耐力不足,導致在姿勢轉換或餵食時血氧不穩、過度敏感易出現顫抖現象及餵食困難等。因此對於高危險新生兒早期發展介入運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全身和四肢的減敏感按摩

減敏感按摩有助益於降低高危險新生兒的顫抖現象、躁動程度、安撫情緒、提升安全感及減輕疼痛。可以採取漸進式的按壓四肢及軀幹,讓嬰兒逐漸熟悉力道,並且按摩時以「深壓」為主,力道不可太輕或太重,大人按壓時應該用整個手掌包覆,而非僅有指尖搔抓,利用力道及手勢配合,才能達到替嬰兒減少敏感的效果。

四肢關節活動及肌力訓練

某些早產兒因為周數較小,尚未如足月的嬰兒發展出自然的生理性屈曲,力氣也不足,因此四肢較容易呈現外攤的狀態。適度的協助他們活動四肢,有助於高危險新生兒四肢抗重力的動作發展。

四肢關節活動可分為「關節活動」以及「肌力訓練」。關節活動屬於被動式運動,有些高危險新生兒由於上肢張力較強,拇指較常會包覆在手掌中,因此可以協助將大拇指及手指伸展開來,延伸動作至手抬過肩、手過中線等,促進活動角度,避免僵硬、不易伸展。下肢則可以透過膝蓋彎曲、大腿外展、伸直腳板背屈等動作,訓練嬰兒呈現自然的青蛙肢,並且伸展阿基里斯腱,避免往後形成垂足、內翻足。

「肌力訓練」則屬於主動式運動,可以刺激嬰兒掌心,誘發抓握動作,並且透過大人帶動嬰兒雙手至中線、手抱腳、趴姿承重、手眼接觸等,訓練自然屈曲、手眼協調能力,引導高危險新生兒逐漸認識自己的肢體。

此外,還可由大人支撐嬰兒上身,訓練嬰兒雙腳學站、踩空中腳踏車等腿部訓練,透過一屈一伸的交替動作,增加肢體協同及日後爬行的肌力。

聽覺和視覺的定向訓練

嬰幼兒時期的認知發展會受新生兒時期追視與聽覺定向表現的影響,因此早期給予視覺和聽覺的定向訓練,有助於其反應與注意力的發展。

進行聽覺定向訓練時,可以在嬰兒頭部單側利用有聲玩具給予刺激,讓嬰兒學習轉頭。視覺定向訓練則可利用黑白相間的圖卡、玩具,或紅、橘、藍、黃等高彩度的物品,拿在距離嬰兒10 到15 公分處吸引其目光,由中線出發緩慢的讓嬰兒的視線跟著往兩側移動,再回到中線後換邊;3 個月大的嬰兒則可以進階到從左到右的180 度旋轉。

口腔按摩及餵食訓練

透過口腔按摩和餵食訓練,促進口腔肌肉發展,進而增加吸吮能力。例如臉頰兩側肌肉按摩、嘴巴周圍米字狀按摩,或是大人可用手指順著嬰兒下頷滑至脖子,刺激誘發舌頭吞嚥動作。某些早產兒無法好好的含著奶嘴,大人可用手協助嬰兒下巴上提,訓練肌肉控制能力。餵食奶嘴的適當選擇、氧氣的供給和吞嚥動作的誘發,均可促進高危險新生兒盡早完全由口進食。

頭部控制訓練

大人可以幫助嬰兒做包含直立姿、趴姿和半坐臥姿下的頭部控制訓練,在訓練頭頸部前後側肌肉力氣及協調時,可讓嬰兒先呈坐姿,小幅度的將其身體向前和向後移動;在訓練頭部旋轉動作時,先將嬰兒頭轉向單側,再帶動大腿往另一側轉,連帶使頭部轉動的被動式翻身,也可增加其頭部肌肉的控制程度。

擺位訓練

早產兒在仰臥、側臥、俯臥與支持性坐姿的擺位,可提供不同感覺動作的經驗,尤其早產兒更需要環境刺激整合,可幫助維持生命跡象穩定。

結語

整套早期發展介入運動大約進行15 分鐘,運動時需特別注意嬰兒頭部的固定,避免造成傷害,此外由於這些動作能夠促進嬰兒動作發展,因此一般的新生兒也適用。運動時機點為餵奶前0.5 小時或是餵奶後2 小時,與餵奶時間適當的間距可以避免溢奶;爸媽可以跟著三餐的頻率,幫助嬰兒一天進行3 次運動。

高危險新生兒早期發展介入運動是以家庭為中心的介入模式,父母才是真正的主要照顧者,因此在孩子的發展過程中,父母的參與是不可或缺的一環,鼓勵父母一同學習,幫助新生兒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