灑下一顆關懷精神疾患的種子

文/臺北總院日間照護組長劉智如

我非常幸運地去過斐濟兩次,第一次是2012年參加醫院的醫療團,在斐濟各地區的衛生站進行3週醫療事工,那次與Sigatoka Hospital的院長談起當地精神醫療服務,院長表示一般醫院的醫生都無法正確進行精神疾病的鑑別診斷,更無法做篩檢及治療。由於醫療資源不足及缺乏對精神疾病照護的概念,對於精神病人出院後,沒有後續追蹤及個案管理的機制。此外,平均一年就會接收到約40幾位因自殺死亡的案例,突顯當地精神醫療服務的不足。

第二次到斐濟是2014 年5 月,當時斐國衛生部對我方的國合會提出精神衛生醫療服務計畫,為能確認斐國精神衛生疾病現況、衛生部合作意願、計畫主體架構及未來合作之可能性評估,所以由方俊凱主任及陳喬琪教授帶領精神部相關人員與國合會人員共同前往,在一週內瞭解斐國精神衛生醫療現況,以及由醫療、職能治療及護理專業角度提供計畫發展建議。

參加斐國安排不同主題的會議過程中,可以感受到斐國政府、醫療人員及教育學者們,期待國合會及本院能提供相關訓練資源的熱切態度;當時參觀當地醫院發現,斐國已經開始有精神醫療的復健概念,醫療人員也提升了精神照護的專業知識,但欠缺硬體設備及一個可學習的照護模式。若提供一個照護的示範模式,相信可以讓當地精神醫療服務更完善、更有品質。因此開啟兩國合作的先驅計畫,於2014 年及2016 年分別有二位護理師及一位醫師,至精神科急性病房及日間照護進行2 到3 個月的觀摩學習。

在日間照護的代訓過程,各相關職系的醫療團隊成員不管英文能力的好壞,以口語配合肢體表達,熱情傾囊相授,包含病人的復健訓練規劃、活動課程設計、社區生活適應及轉介,以及喜樂庇護工場的經營管理等。並參觀其他醫院設置的社區復健中心、庇護工廠及康復之家等機構,讓他們瞭解臺灣精神病人由急性到社區復健完整的醫療照護。我們盡量提供不同的參考學習,協助他們在建構日間照護及庇護工場時,能開發出屬於他們特色的商品。

精神醫學部護理專業與其他科不同,沒有太多的護理技術,但卻需具備非常強的評估及觀察能力。而這能力除少部分非語言的行為觀察,大部分都需要藉由會談的技巧來達成。但由於語言及國情不同,所以與代訓學員在溝通解釋的過程中,卻也不是那麼的順利及完美,也因英文表達有誤,造成許多的笑話,但在彼此努力下還是圓滿地完成了。

這樣的經驗讓我有莫名的感動,原來每天所從事的病人照護,雖只是精神照護的一小部分,但卻是如此的有意義。因為照護的過程除了可以幫助精神病人及其家屬,還可以進階於國際上,做為其他未開發國家的學習標竿,這樣的感動更加激起我對工作正向意義的價值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