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里巴斯生活—食之篇

文/淡水分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林新曜

吉里巴斯,一個也許你從未聽過的遙遠國度。
吉里巴斯,太平洋中央散落的珊瑚礁群島,含括的海洋領域面積像一個印度一樣大。
吉里巴斯,世界上唯一一個在東南西北四個半球,都有國土的國家;也是千禧年世界上最早迎接第一道曙光的地方。
吉里巴斯,那一個陪伴我一年,在我記憶的海灘上留下足跡腳印的美麗國家。

2014 到2015 這一年,我借調至馬偕紀念醫院國際醫療中心,派駐到吉里巴斯首都塔拉瓦,執行承接自衛生福利部的南太平洋友邦醫療合作計畫。網路上能夠搜尋到的吉斯巴斯資訊其實不多,之前雖已經有在非洲服過一年外交替代役的經驗,但這一次行前還是不免有一些惶恐。

抵達吉國之後,在駐地的技術團以及大使館朋友的協助之下,儘管有些文化衝擊,仍順利地融入當地生活,也留下美好的回憶。

正所謂民以食為天,所以特別以吉里巴斯食的一面,與大家分享這個國度。

吉里巴斯在18 世紀末被英國人發現而殖民之後,飲食習慣逐漸西化。主食從傳統的椰子、麵包果、樹薯等,轉變成進口的米食,每個月都要消耗掉2 個大貨櫃量的白米。但因為當地居民並非都有瓦斯可用,大多數的人還是升火來煮食,因此為了節省柴火,米煮熟後會搭配生魚佐椰汁調配的醬料。吉里巴斯作為一個以海洋立國的國家,海鮮當然是特色飲食。龍蝦更是吉國外島的特產,常常早上10 點就會有人來辦公室兜售煮熟的龍蝦。不過有一次受邀參加當地人的宴會,本來想說可以大快朵頤龍蝦大餐,結果竟然全是罐頭食品。心裡正在
納悶,想說主人明明很熱情的歡迎我們,應該是會精心準備食物才對。

結果私下打聽才知道,原來主人說龍蝦在海裡就捕得到,我們是貴賓,一定要請吃花錢才買得到的罐頭啊,當下不禁莞爾於文化差異。

吉國土地面積狹小,且基礎建設不夠完備,一般民眾的用水以及飲水的來源便只有雨水或地下水。但因為氣候變遷以及首都的稠密人口,吉國地下水鹽化嚴重,直接飲用都會有一股很重的味道,以致於吉國民眾養成要加一大把糖在水裡喝的習慣,而這也造成當地糖尿病盛行率愈趨嚴重的惡性循環。至於雨水,更要在當地有錢人住的鐵皮屋頂房子才能蒐集得到。這樣的飲用水品質使當地的腹瀉與傳染性疾病( 如傷寒) 常發生大流行。至於像我們這樣腸胃未經鍛鍊的外國人,瓶裝飲用水大概是唯一的選擇了。

三言兩語無法分享全貌,醫療之餘發現吉里巴斯的美值得細細品味,歡迎你們親身體驗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