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院區婦產部資深主治醫師吳嘉訓
最近有些住在淡水的朋友每天經過竹圍時,看到醫院旁新落成的大樓,他們中有人問我,這是不是哪家企
業的總部?有些人還以為是購物中心或是百貨公司!但當他們知道是馬偕醫院的新建大樓時,都顯得很驚
訝,有些也是醫生的朋友,則還帶有羨慕的成份,因為很少人會想到,原來醫院也可以這麼漂亮。
是的,這就是我們即將開幕的「馬偕樓」,以後我們工作的地方。
得天獨厚
而在這時候,我總也不忘再火上加油的告訴他們現在看到的只是外觀,等啟用後我帶你們去裡面參觀,當
你們看到每張床都是河景病床時肯定會更心動。
相較於傳統醫院給人的印象,馬偕樓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建築的設計也完全利用到這地利。想像患者能
在這樣的環境中養病,視野的遼闊與心情的放鬆,勢必可以對病情進展大有幫助,在強調身心靈全方位治
療的今天,馬偕樓的啟用無疑的已經先在病患的心靈上作了工。
淡水之於馬偕醫院始終有劃分不開的情感。從馬偕博士登陸滬尾開始到1880年,全台第一家西醫院「偕醫
館」的創辦,為台灣的近代醫療寫下第一頁。而後馬偕紀念醫院於總院現址開幕,時序尚在前朝末年。
百年之間,福音樓、平安樓已成為醫學中心,而隨著馬偕樓的啟用,使得馬偕醫院與淡水的淵源又更緊密
的連結。
促進兩院均衡發展
淡水院區的發展一直是這幾年醫院規劃的重大項目之一,也因為醫院評鑑的關係,使得我們必須加快腳步
,促成兩院區的平衡發展。
在婦產部方面,由於長期以來都是以台北為主,淡水只是提供床位的邊陲地帶,直到1996年才開始設立產
房,由張志隆醫師負責,從無到有做到了一定的規模。
但直到目前,淡水婦產科的營運規模仍只占了全科的15%左右,離兩院區平衡發展的目標仍有很長的一段距
離。
另一方面來看,淡水與台北院區的醫療生態有根本上的不同,總院是都會區的醫學中心,病患來自四面八
方,而淡水則較偏向社區醫療的型態。因此在運作上,淡水院區也一直配合台北縣衛生局的委託,努力去
經營社區醫療。
在婦產部的業務中,第一線基層醫療所占的比重相當高,這也是我們在規劃淡水婦產部未來發展所把握的
方向。
設備老舊的衝擊
這幾年淡水院區發展上遇到幾個瓶頸,第一是建築物老舊、管線不穩定。我們每天處在其中或許漸漸就習
以為常,但對初次到這醫院的病患而言,這種衝擊事實上不小,尤其對準備生產的孕婦更是如此。再相較
於週邊其他醫院,讓我們的劣勢更加明顯。
建立堅實陣容
其次是人員的流動性大,這對一個要發展社區醫療的醫院而言是一大致命傷。馬偕樓從規劃、設計、施工
,在大家一年又一年的期盼下,終於要落成使用,這時再和鄰近的醫院來比較,我們在硬體上反而大大的
占了優勢。
而在部內的編制上,今年又再增加了一位一般婦產科的生力軍—鄭弘斌醫師,以及剛從美國進修腹腔鏡手
術回國的翁仕賢醫師,等馬偕樓開始營運時,其它次專科的醫師會進一步補齊,一個完整的婦產部陣容即
將呈現。且屆時這些醫師均會以淡水院區作為長久經營的所在。因此對婦產部而言,馬偕樓的開幕亦是淡
水婦產科整備完成的開始。
婦產部的開疆闢土
在提筆寫這篇文章之前,我先仔細的再看一次「馬偕紀念醫院婦產部發展史—一甲子的回顧」。這本書完
整呈現馬偕婦產部,從吳震春主任創立婦產科,以及歷屆主任的努力,讓婦產科成為全台生產數最多的醫
院、及有志走婦產科的醫師爭相進入接受住院醫師訓練的單位。
再經由次專科的建立,使得馬偕婦產部除了維持龐大的臨床服務質量外,更在學術領域出現躍進式的成長
,提昇了整個婦產部的整體成就。回顧這些「開國先賢」在當年那樣困頓的環境下,創造出目前的一片天
地。
肩負重任
如今現處在婦產部內的我們,不但有幸聆聽前人如何建立起馬偕婦產部在今日台灣婦產科界的地位,更有
幸承襲當年前輩的得意門生,也就是今日部內大老們的提攜。
這在婦產部內是一種傳統,也是一種文化。
馬偕樓啟用,對馬偕醫院而言是經歷了一世紀,再回到淡水彰顯馬偕精神的歷史傳承,也是馬偕婦產部經
歷了一甲子再現前人精神的歷史契機。
在準備慶賀馬偕樓啟用僅剩的短暫日子裡,我們有期待的喜悅,但更多的是歷史傳承的責任,以及對病患
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的重擔。
願這一切均在馬偕樓開幕的那一刻起,本著馬偕精神的帶領,讓我們一步一步,踏實、穩健的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