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偕紀念醫院135周年特刊精選 馬偕牧師

馬偕牧師

馬偕牧師 (Rev. George Leslie MacKay)是台灣北部長老教會的創始者。他在宣教、醫療、教育和社會服務上的貢獻,不僅改變了台灣的文化風貌,也成為台灣近代歷史重要的一部分。
馬偕1844年3月21日出生於加拿大安大略省(Ontario)牛津郡的佐拉(Zorra)村,父母是典型的長老會信徒,有清教徒堅貞的信仰,並恪守敬虔的家庭生活。

教育的啟蒙

1866年9月,馬偕進入多倫多大學諾斯(Knox)神學院深造,翌年9月轉入美國普林斯頓(Princeton)神學院就讀。1870年畢業,隨即返回加拿大牧養教會。
1870年9月馬偕向加拿大長老教會總會提出申請,自願擔任海外宣教師。但因教會的海外宣教計畫尚未準備妥當,於是,他前往以差派海外宣教師聞名的英國蘇格蘭愛丁堡神學院進修。
馬偕那時發現當時英國教會在印度以醫療服務宣教的經驗,非常能接近民眾,而且在宣教區設立學校,培育優秀助手也相當有益處,因此往後他便採取類似的模式。
1871年4月,加拿大教會通知他準備前往中國。於是馬偕立即返回加拿大,由多倫多教會封立為牧師,成為加拿大長老教會派到東方的第一位宣教師,當時他27歲。

 本土的認同

馬偕在被任命為宣教師時,原先預計前往中國汕頭推展福音工作。但是,就如馬偕在其日記所言:「我感覺有一股力量將我拉向福爾摩沙。」因著內心奇特的感動,馬偕輾轉由廈門搭乘「金陵號」來到台灣。
1871年12月29日星期五,金陵號駛抵台灣南部打狗(即現在高雄),1872年元旦,他從打狗前往阿里港訪問李庥牧師(Hugh Ritchie),與其同住兩個多月。李庥牧師是英國宣教師,馬偕經由他的分享,認識許多台灣的民俗文化,以及許多宣教工作的經驗;同時也從李庥牧師的漢文老師,學會台灣方言的聲韻-「八聲」及一些簡單的單字。
馬偕在當時聽說台灣北部有大城市,有著許多人口,卻沒有宣教師和宣教據點,他內心有感動,認為這是他應該做的事。1872年3月7日,李庥牧師陪他搭乘「海龍號」輪船,啟程前往台灣北部的河港滬尾(即現在淡水)。
兩天後,約下午3點,船開入淡水河口下錨,馬偕被當時四周的環境所感動,心裡歡愉到直想拍手叫好,心中下定決心,這就是等待他的宣教區域了。

4月7日,馬偕在日記寫著:
「我再一次與祢立誓,就是痛苦至死,我一生也要在此地-我所選擇的地方,被祢差用,願上帝幫助我。」
為了能早日融入台灣的社會,馬偕努力觀察當時的風土民情。同時,他整日研讀漢文,並且在日記寫著:「我竭盡所能的學習語言,決心、堅忍和持續的複習。」他經常到丘陵地的草原,設法接近在正放牧水牛的牧童。起初,牧童排斥逃跑,偶爾也丟擲石頭驅趕馬偕。馬偕用所學的辭彙,努力的表達善意。逐漸地,他發現牧童懂他的意思,並且害羞的願意讓他接近。馬偕終於和牧童們成為好朋友。

宣教的困境

這位未滿30歲的年輕人,在台灣這塊土地上面臨許多挑戰,台灣地區流行傳染病如傷寒、霍亂、瘧疾非常流行,並且本地人對外國人採取敵視的態度,加上民間宗教大多混合道教、佛教與儒教,馬偕宣揚基督教「獨一上帝」的信仰,困難程度更上一層樓。

深遠的貢獻

馬偕上岸後,即開始從事醫療服務工作,對當時衛生環境落後的台灣是極其重要的,尤其在瘧疾和牙痛兩項,替當時的同胞解除了不少的痛苦。
馬偕設立的「滬尾偕醫館」,是台灣北部第一間新式的醫院,持續提供救贖的工作,至今已135年,對台灣的醫療貢獻無法抹滅。
此外馬偕在其《台灣遙寄》(From Far Formosa)裡說:「我們在北部台灣最早的學校,並非俯臨淡水河的牛津學堂(Oxford College),而是在大榕樹蔭下,以神的蒼空為屋頂。」馬偕帶學生去旅行傳道時,同時作教育工作,討論一切面臨的問題,例如福音、民眾、傳授真理的方法或造物主等等。在路上也蒐集植物、花卉、種子、昆蟲、泥土等各種標本,休歇站時就加以研究。這種隨時教導的模式,被稱為「逍遙學府」。在初期的幾年中,這些方法訓練學生們都能成為稱職的工作者、流利的演講者、巧妙的辯論者及成功的傳道者。
馬偕在當時引進西方的科學教育,設立學校、培育人才,最重要的是讓女子在教育上所受到不平等的束縛解禁。他開設女子學堂,免費提供膳宿、衣服,並代付交通費,鼓勵女子就學。可惜,當時一般漢人因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觀念,甚少讓其家裡的女兒前往接受教育,倒是來自宜蘭噶瑪蘭的平埔族,有不少向學的學生。
台灣神學院、真理大學、淡江中學等都和馬偕當時候的興學有著深厚的淵源,而馬偕醫學院、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等培育醫學人才的學府,更是為了延續其醫療服務工作的教育重鎮。
馬偕宣教的佳美腳蹤踏遍了北台灣,將近30年的歲月裡,他建立了大約60間的教會,目前苗栗以北和花東沿岸的長老教會,大多是其所建立的教會所拓植出來。
農藝方面,馬偕亦曾引進蘿蔔、甘藍菜、花椰菜、敏豆、甜菜等種子,豐富民眾營養補給,也增加農作之生產;他並且引進水蠟樹、夾竹桃、變葉木、相思樹等美化生活環境的園藝植物。

最後的住家

1900年5月,馬偕最後一次巡視噶瑪蘭平原諸教會,離開打馬煙部落(今頭城鎮竹安里附近)時聲音已經沙啞,全部部落百姓聚集岸邊目送他的離去,他們一起唱詩揮手送行,當時馬偕感傷落淚,因為心裡依稀知道,他永遠無法與他所愛的平埔會友見面了。回淡水之後,馬偕因喉癌聲音沙啞,無法繼續在牛津學堂授課,最後喉嚨開始靡爛,受盡肉體的煎熬。
1901年6月2日下午4時,馬偕在奉獻了精華的歲月給台灣以後,病逝於淡水砲台埔頂的寓所,享年58歲,家人及教會遵其遺囑,安葬於現在淡江中學校園裡的墓園。
馬偕對台灣真摯的感情,由其所作「最後的住家」可以深深體會,內容除了述說他對台灣的喜愛與奉獻情懷以外,並發願終生以此地為其最後駐足的地方。誠摯感人,令人無不為之動容。
後來有人為此首詩譜上歌曲,成為每次紀念馬偕的相關聚會,合唱的紀念歌。

我全心所疼惜的台灣啊!  我的青春攏總獻給你
我全心所疼惜的台灣啊!  我一生的歡喜攏於此
我在雲霧中看見山嶺     從雲中細孔觀望全地
波瀾大海遙遠的對岸     我意愛在此眺望無息

我心未可割離的台灣啊!  我的人生攏總獻給你
我心未可割離的台灣啊!  我ㄧ世的快樂攏於此
盼望我人生的續尾站     在大湧拍岸的響聲中
在竹林搖動的蔭影裡面   找到我ㄧ生最後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