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門診 讓您健康出遊

■臺北院區家庭醫學科門診護理師林瑞慧

曾接到旅遊門診的相關電話,其中問題涵括馬偕醫院的旅遊門診有帶團至哪些國家旅遊?可不可以商借馬偕醫院的醫護人員隨行參與旅遊團?像這類有創意的問題還真不少。

可以肯定的是,目前馬偕醫院暫無協辦出國旅遊。不過提醒您,出國旅遊前除了參加旅行團舉辦的行前說明會外,還要記得至「旅遊門診」諮詢,以確保旅遊過程一切順利。

Q:為何旅行前需要健康諮詢?

A:根據統計,每年有十億旅客搭乘飛機,其中20~70%的旅行者,在旅程中會有健康問題。國際間的旅行約1~5%需要醫療照顧,0.01~0.1%的人需要急診的服務;其中,十萬人中約有一人會死亡。因此,為了能快快樂樂的出國,平平安安的回國,詳細的旅行前健康諮詢是必要的。

Q:馬偕醫院旅遊門診的服務內容有哪些?

A:出國前的諮詢與評估。

旅行者隨身藥品的建議。

高山症的預防。

出國旅遊的調經準備。

回國後的追蹤。

留學生的出國體檢及疫苗接種證明:包含(皮膚結核菌素試驗)。

最齊全的出國前預防接種:A型肝炎疫苗、B型肝炎疫苗、破傷風白喉類毒素(Tdtoxoid)、麻疹德國麻疹腮腺炎混合疫苗(MMR);2006年11月1日起新增黃熱病疫苗、流行性腦脊隨膜炎疫苗、霍亂疫苗。2007年2月15日起再增日本腦炎疫苗、小兒麻痺沙克疫苗。瘧疾的預防用藥(Chloroquine、Mefloquine、Doxycycline)。

在疫區狂犬病暴露後(被溫血動物咬傷)的狂犬病疫苗注射。【請攜帶護照影本(含出入境戳章)及在境外被咬傷後曾經接種過狂犬病疫苗的證明】

Q:馬偕醫院旅遊門診看診流程和一般看病流程一樣嗎?

A:與一般門診流程雷同。需先掛號,等候看診,個別諮詢,批價繳費。

Q:旅遊門診的醫師會問我哪些問題?

A:要去哪裡?要去多久?出國的目的是什麼?有什麼過去病史?目前服用的藥物是什麼?

Q:旅行前除了旅行社交代的注意事項,我自己還需要準備哪些事?

A:旅行一定要提早計劃,因為有些疫苗注射後需要四至六週才能發揮效力。旅遊前要詢問你的家庭醫師須注意事項,以決定要攜帶的藥物,並記得作牙科檢查。查詢你的保險公司,是否涵蓋你在國外就醫的費用。慎選有信譽的旅行團,以確保交通工具的安全。準備醫藥包,如果目的地是瘧疾流行的國家,須依醫師處方服用預防藥物。做避免蚊蟲叮咬的準備如防蚊液、長袖衣物、蚊帳等。

Q:旅行醫藥包中應包含的東西有哪些?

A:長期服用的處方用藥,最好準備兩份,一份隨身帶,一份可由行李託運。個人病歷摘要。治療腹瀉與腸胃不適的藥物。感冒藥、抗過敏藥則以不會嗜睡者為佳。止痛藥,如普拿疼等。抗生素藥膏、黏性繃帶、類固醇藥膏、防曬乳、護脣膏。若會暈車則需要預備暈車藥。若登高山,則需準備預防高山症的藥物。OK繃、剪刀、指甲剪、小刀、體溫計與小鏡子、保險套。

Q:暈車或暈機的預防方法?

A:儘量在晚上搭機。避免在車上閱讀、避免聽隨身聽。坐在有靠背的椅子或是靠中間的位置。不要一直吃東西。也千萬不要一直去想過去的暈車經驗。搭機或搭車前30分吃暈車藥,兩次用藥至少相隔4小時。

Q:聽說飛機坐久了會有血栓症甚至死掉?

A:這是所謂的旅行者血栓又稱「經濟艙症候群」,常在長途飛行的四十八小時內發生。其成因是由於長時間坐著不動,腿部深部的靜脈容易形成血塊而引起的深層靜脈血栓症,而這種靜脈血栓會因為突然的站立或走路時,順著血流跑到肺部引起肺血栓,亦是造成飛行中或飛行後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此症常在下機後數小時或數天才開始出現,因此往往不會被聯想與搭機有關。預防措施包括:飛行時要定時起來走動、常做小腿肌肉收縮動作、穿著彈性襪、避免飲酒、體內水分應保持充足。

Q:如何調整時差?

A:事先安排到達目的地的各項事宜,配合搭機的時間安排機上活動:如下機即白天則在機上要多休息,到達目的地保持日間活動等到晚上才可上床睡覺。反之,如下機即夜晚則在機上要多活動,到達目的地即可上床睡覺。

部分高級飯店備有光療設備:給予大於2000流明(Lux)的光照時,可以減輕時差症候群的症狀,也可以加速時差的調整。若沒有這種設備,到達後最初幾天應在白天到戶外曬太陽,以加速適應當地的時間。

飲食及活動調整法:到達後應儘速配合目的地的時間吃飯、睡覺、安排活動,有助於時差症候群症狀的改善。同時,建議早、午餐可攝食富含tyrosin的蛋白質如:魚、肉、蛋、奶類;晚餐則可攝食富含tryptophan的澱粉類如:麵包、甜點等。

藥物療法:可於到達後的最初幾晚,使用短效安眠藥、褪黑激素(Melatonin),除了加速生理時鐘的適應外,也會有助於睡眠。

Q:如何預防旅行者腹瀉?

A:不吃生食,不飲生水、不吃沒剝皮的水果,如有腹瀉症狀時,先給予水分、電解質的補充,如無改善再至醫院治療。

Q:如何避免月經干擾美好的旅遊?

A:月經週期規則的女性,首先要記下最近二至三個月的月經週期(如:幾天來一次、哪一天開始來、哪一天結束),同時計算一下預計旅遊的日期是否會與月經撞期。最好在下次月經來的一個月前能與家醫科或婦產科醫師諮詢,以便討論採用哪一種調經的方法。月經週期不規則又怕撞期者,更應該提前請教醫師以避免旅遊中掃興。

Q:旅行回國後有需要再回醫院做門診追蹤嗎?

A:心血管、呼吸道疾患、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出國期間曾發生任何健康問題或旅遊地區發生任何疫情。出國期間或回國後二星期內,發生高燒、腹瀉、淋巴腺腫大、全身肌痛、皮膚紅疹等任一情形者,均須回院追蹤。

Q:最近我要爬高山挑戰自我又害怕高山症影響團隊的進行,是否有預防高山症的方法?

A:如有快速爬升到海拔2500公尺或更高處的旅行,約有25%的人會發生高山症的症狀。登山高度大於3500公尺者,出發前最好尋求諮詢,以策安全。此外,慢慢爬升高度是預防高山症的不二法則,到達海拔2500~3000公尺處時,應停留2~3天,以使生理功能適應,然後再以每兩天爬升1000公尺的速度,繼續爬升到更高的地方。

如高山症狀出現,則立刻暫停爬升,待改善後再繼續,如症狀持續或惡化,則需馬上下降至較低海拔處。對於曾有高山症病史或未採用漸進爬升的人,可經醫師建議使用預防藥物acetazolamide(Diamox),在爬升前24~48小時開始服用,至目的高度後繼續使用至少48小時。

Q:我要前往疫區國家工作,有需要接種疫苗嗎?

A:疫苗的接種需依疾病流行地區的不同或當季正在流行的疾病給予預防接種。所以在出國前儘早諮詢旅遊門診和旅遊門診醫師討論預防接種事宜是必要的!

旅行前的預防接種,可分成三類:例行性疫苗接種、必須性疫苗接種、建議性疫苗接種。

例行性疫苗接種(Routine vaccination):包括B型肝炎、破傷風、白喉、小兒麻痺、卡介苗、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日本腦炎等疫苗;出國前只需要確認疫苗是否完成注射,未完成的疫苗部份,給予補注射即可。

必須性疫苗接種(Required vaccination):世界衛生組織(WHO)規範接種的疫苗,包括黃熱病、天花、霍亂。其中天花因全球已根絕,而無須再接種。霍亂則因疫苗的保護力差(約50%保護力持續3~6個月)、副作用大、而且可經注意生活飲食習慣而避免感染,因此並不建議接種霍亂疫苗。目前世界衛生組織實際規定的必須性疫苗只有黃熱病一項。沙烏地阿拉伯則規定朝聖者必須接種腦膜炎球菌疫苗。

建議性疫苗接種(Recommended vaccination):包括有A型肝炎疫苗、白喉疫苗、狂犬病疫苗、流行性感冒疫苗、肺炎雙球菌疫苗等。

目前台灣沒有傷寒疫苗。

Q:前陣子大陸流行狂犬病,有沒有預防感染的方法?

A:狂犬病並不限於被狗咬傷者,其他囓齒科動物如蝙蝠等,也會帶有狂犬病病毒,如被咬傷亦有可能受到感染而發病,故出外避免逗弄動物以防被咬或抓傷。

如被動物咬傷後,第一步必須立即清潔及沖洗傷口,徹底地以肥皂及大量水清洗傷口,然後以70%酒精或優碘消毒,被患有狂犬病之動物咬傷後,儘快地將人類免疫球蛋白(HRIG)浸潤於傷口以中和病毒,並於另一不同部位,接種疫苗,引發其自動免疫力。

暴露後的狂犬病疫苗接種為五劑,最好於三角肌部位肌肉注射;第一劑盡可能在被動物咬傷後立即注射(與免疫球蛋白同時接種,但必須在不同之部位注射),其餘的則分別在第一劑注射後之第3、7、14及28天施行。懷孕婦女或小孩仍可使用此疫苗。

台灣並非狂犬病疫區,一般民眾無法在出國前施打預防針,馬偕醫院備有狂犬病疫苗,供國人在境外被咬傷後,回國完成全程的疫苗注射。

旅遊門診內容相當繁複,故建議旅遊前抽空預約旅遊門診與醫師個別諮詢旅遊期間注意事項,相信可以更加提升旅遊品質。並祝各位讀者旅途愉快!

《感謝家庭醫學科旅遊門診蔡悅琪醫師、鄒孟婷醫師撥冗指導,讓本文內容更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