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血液腫瘤科與我

文/馬偕兒童醫院兒童內科資深主治醫師梁德城

當時在黃富源醫師的邀請下來馬偕,那時起我便非常喜歡馬偕紀念醫院的文化。在這裡能認真地感受到醫師的用心,主治醫師對病人負責到底,並且以合作照護模式的方式(Combined care),使得兒童能夠得到最完善的照顧;除了小兒血液腫瘤科之外,小兒各專科、小兒外科等科別也能共同參與照顧。
在以病人為中心的思考下,主治醫師每天有兩次回診病房,必須要待命整整24小時,以處理病人所遇到的大小問題。雖然辛苦,但對病人來說,有問題時就能找到醫師才令人放心,這就是馬偕紀念醫院所秉持的愛人如己的核心價值。

建立兒科次專科

1990年至1996年當時我擔任小兒科系主任,那時的兒科還沒有次專科制度,但隨著學會對專科醫師的要求日益嚴格,我開始發展馬偕兒科的次專科訓練,建立齊全的次專科制度,並特別注意各科平均發展。而在擔任主任期間,我相當重視英語與論文寫作能力,除了邀請學者來教導論文寫作技巧,並且利用科內每週一次朝會,必須要用英文進行,由專家修正發音。而為了鼓勵科內醫師投稿,當時小兒科還單獨設立論文獎勵制度,頒發獎金給投稿的住院醫師。
一直以來,我也致力於白血病的研究,白血病占兒童癌症發生率的首位,根據中華民國兒童癌症基金會統計,台灣每年約新增600個兒童癌症個案,其中白血病就占了34%。台灣兒童癌症研究群(TPOG) 自1988年成立以來,我便參與其中,並且從1993年至今,由我負責兒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及自1997年起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主要治療方針。
而馬偕小兒血液腫瘤科在專業團隊的努力之下,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治癒率高達92%,高於全台灣平均的81%。此外,我們亦積極尋找更好的治療方法。為了減少日後腦部放射線治療的後遺症,自1999年開始,馬偕小兒血液腫瘤科全部改以髓鞘內注射抗癌藥物,不再使用放射線治療;並且延後施打髓鞘內注射的時間,先以藥物控制,等待血液中癌細胞消失之後,再以背針治療。因效果顯著,現已推及至全台為治療此疾病時的方針,亦受到國際的肯定。
此傑出表現亦站上國際舞台,最近一篇「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病童的中樞神經預防性治療之長期成果」,便登在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病人健康是最好的回饋

行醫30幾年,現在在門診也會遇到老病人帶小病人前來就診。能夠照顧病人,看見他們恢復健康,迎來下一代,這對我來說就是最好的回饋。有人說怎麼不好好享受生活,還要如此辛苦的巡房、待命,但是當醫師越享受,病人就越不享受。除了倚靠上帝之外,病人的希望便寄託於醫師身上,對病人來說,那些存活率百分比,不是單純的數字,而是他們正在經歷的生命,因此怎麼能不重視。
而我們所服事的兒童,不論在哪個世代都相當重要,若沒有兒童,將來就沒有成人,遑論國家的競爭力。成立馬偕兒童醫院之後,便能更專注於兒童的醫療,各科之間更要加強、協調,聯合照護模式必然也發展得更加完整。◎